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建国之前的美洲殖民地,两次大陆会议在独立进程上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内部存在着强大的亲英力量,不愿意和英国彻底分裂。在英国强硬态度和潘恩的常识小册子的影响下,陆续有殖民地宣布独立。但是潘恩的小册子一方面表达了独立的理想,一方面也显现出了美国孤立主义的萌芽。因为他宣称:"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要和英国以及欧洲的各种纷争划清界限。而在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利用老练的外交手段促成了法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这种成功是作为一个弱国在应对强国是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建国之初的外交更体现出弱国处理外交的特色,对强国的利用被美国运用的相当娴熟。并且不拘泥于所谓对等外交,基本都是单方面派驻使节,这些使节在离间该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从而使美国减轻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压力。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美国对对外政策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也就是孤立主义。而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
更多“试论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


    参考答案:建国之前的美洲殖民地,两次大陆会议在独立进程上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内部存在着强大的亲英力量,不愿意和英国彻底分裂。在英国强硬态度和潘恩的常识小册子的影响下,陆续有殖民地宣布独立。但是潘恩的小册子一方面表达了独立的理想,一方面也显现出了美国孤立主义的萌芽。因为他宣称:"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要和英国以及欧洲的各种纷争划清界限。而在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利用老练的外交手段促成了法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这种成功是作为一个弱国在应对强国是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建国之初的外交更体现出弱国处理外交的特色,对强国的利用被美国运用的相当娴熟。并且不拘泥于所谓对等外交,基本都是单方面派驻使节,这些使节在离间该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从而使美国减轻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压力。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美国对对外政策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也就是孤立主义。而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

  • 第2题:

    试论孤立主义思潮对二战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9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其原因之一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国内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二是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由于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希望德国、英法、苏联三种力量相互牵制,美国可以从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战略考虑出发,推行中立政策。
    1935年8月31日,中立法案:“两国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美国通过中立法的目的是避免战争,从短期来说,目的达到。但在国际局势紧张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独善其身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它的后果和英法绥靖政策一样,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最终也无法避免战争。
    1936年2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增加两条:
    一,禁止贷款给交战国;
    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1937年1月,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1937年4月,国会修改中立法,三个特点:一是不确定有效期,二是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于中立法;三是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交战国进行非军火贸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输。永久中立法有利于佛朗哥集团,它可以得到德意的支援。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罗斯福没有对中日实施中立法,原因是中日之间没有宣战。但罗斯福认识到孤立主义在损害美国利益。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发表“检疫隔离”演说。他利用帕奈浩事件,说服国会拨款重整海军军备。


  • 第3题:

    试论西方需求管理的政策。


    正确答案: (1)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调控方式。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论。依照凯恩斯理论,经济出现萧条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借用于总需求管理政策。
    (2)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3)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借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4)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条件:①经济态势判断方面的困难;
    ②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
    ③对实施程度的测算;
    ④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不确定性。
    不过,尽管西方的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的,但不可否认它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将是有益的。

  • 第4题:

    美国对外政策奉行达尔文主义,是非常野蛮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建国后,传统上的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
    • B、邓小平理论
    • C、毛泽东思想
    • D、列宁主义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正确答案: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1.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地区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人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
    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
    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
    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2.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藕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 第7题:

    试论美国CIS模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的三个特点:
    1.主要对公司形象加以包装和宣传;
    2.偏重企业理性管理制度建设;
    3.便于操作的优势。

  • 第8题:

    如何认识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


    正确答案: 二战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把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作为自己的目标,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战略扩张阶段。
    ①.杜鲁门上台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冷战、遏制战略。
    ②.朝鲜战争以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坚持冷战、遏制战略的同时,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
    ③.肯尼迪政府奉行冷战、遏制战略。通过运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二、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战略调整阶段。
    美国内政外交陷入困境,为了保住美国霸权地位,尼克松提出“尼克松主义”;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与苏联的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联的制约等。冷战与遏制战略色彩仍浓,和平演变内容增加。
    三、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战略推进阶段。
    针对苏联攻势和美国国内经济困难的状况,里根政府放弃了缓和与均势战略,提出实施了“新遏制战略”。乔治·布什政府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四、20世界90年代初至今的战略扩展和单边主义阶段。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提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三项指导原则,即维护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推进民主。2001年乔治·W·布什政府实行更强硬的外交政策,在一系列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9·11事件后把反恐作为主要战略任务。2003年在没有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出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危害与实质。

  • 第9题: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政策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A、法律政策和对外政策
    • B、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
    • C、产业政策和对外政策
    • D、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问答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总体来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美国建国到1934年以保护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34年到1974年以自由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74年开始,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公开放弃“自由贸易”的口号,转而强调“公平贸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美国的建国思想。

    正确答案: (1)两大历史性课题:独立自主和民主共和制;
    (2)激进派和保守派的争论: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野;
    (3)追求平等、自由和幸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美国、德国实行中性的外资政策,即对外资进行鼓励,不限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评价拿破仑时期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法国对外政策?


    参考答案:

    拿破仑的对外政策,是他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为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1)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前期,主要是他同反法同盟的斗争。虽然已经暴露明显的争霸性质,
    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倾向;
    (2)后期的霸权主义已经暴露无遗:最重要表现是实际取消普鲁士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大陆封锁战争、和对西奥俄的侵略战争。总之,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始终贯穿着两个特征:一是外交政策的两重性和进步性;二是靠战争机器来进行。拿破仑的外交政策是连贯的,又有发展的变化,反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方面相互消长。


  • 第14题:

    美国建国之初,农业立国是主流的经济思想,美国建国100年以后变工业立国为主流思想。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农业的衰败
    B.建国领袖的去世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美国内战的结束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简述中国改革前后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改革前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改革后对外贸易开放;
    2、改革前实行高度保护的贸易政策,改革后逐步实行自由化;
    3、改革前强调自力更生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后加强对外贸易及交流。

  • 第16题:

    建国后,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有三大成分,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
    • B、革命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爱国主义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1899年10月,在芝加哥举行了反帝国主义大会,面对反帝国主义同盟的强大声势,美国民主党严厉指责麦金莱的共和党政府的对外侵略政策扩张,以便在1900年总统选举竞选中捞到好处。麦金莱政府于是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表明()。

    • A、美国民众对政府殖民扩张政策均持反对态度
    • B、美国民主党不主张政府对外殖民扩张政策
    • C、“门户开放”政策与美国政党纷争相关
    • D、共和党们“门户开放”放弃了对外扩张政策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正确答案: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 第19题:

    1993年科林顿入主白宫后,再次调整了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提出了“()”战略。


    正确答案:参与和扩展

  • 第20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总体来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美国建国到1934年以保护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34年到1974年以自由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74年开始,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公开放弃“自由贸易”的口号,转而强调“公平贸易”。

  • 第21题:

    单选题
    建国后,传统上的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不包括:()
    A

    马克思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列宁主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美国对外政策奉行达尔文主义,是非常野蛮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建国后,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有三大成分,不包括:()
    A

    马克思主义

    B

    革命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爱国主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政策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A

    法律政策和对外政策

    B

    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

    C

    产业政策和对外政策

    D

    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