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梁启超和严复对于“群”的理解,最主要指的是()。
第1题:
维新派的()认为:“不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之天下。”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第2题:
在中国处在危机的时期,严复和梁启超主张的是:()
第3题:
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大我”和“小我”论述的是()。
第4题:
某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第5题:
中国社会学究竟起于何时,一种观点认为起始于1903年()翻译出版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第6题:
在中国处在危机的时刻,严复和梁启超主张的是()。
第7题:
《新学伪经考》的作者是()。
第8题:
梁启超
康有为
谭嗣同
严复
第9题:
胡适
严复
章太炎
梁启超
第10题: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第11题:
第12题:
天下
民族国家
家族
自我
第13题:
()写道“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第14题:
晚清时期,主持虎门销烟的是哪位人物?()
第15题:
《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第16题:
阐述变法图存、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第17题:
《群学肄言》一书是由下列哪位学者翻译的?()
第18题:
戊戌变法时期,将“变法”视作“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第19题:
《新学伪经考》是谁写的?()
第20题:
第21题:
林则徐
严复
郑观应
王韬
第22题: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严复
第23题:
严复
梁启超
孙中山
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