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布莱克认为“如果全体投票者的偏好都是()的,中间最优方案将是孔多塞战胜者”。
第1题: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党在提出和组合自己的政治方案时,主要关心()
A.方案是否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B.方案是否能够获得尽量多的选票
C.方案是否符合选民的利益
D.方案是否能迎合中间投票者
第2题:
在简单多数规则下,投票者的偏好(),投票结果就是惟一的。
第3题:
在存在多峰偏好者的配对投票中,投票的结果很可能()
第4题:
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方案,一定是()最偏好的方案。
第5题:
何谓中间投票者?()
第6题:
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方案会使整个社会获益()
第7题: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
第8题:
需求显示过程的作用在于()。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单峰
双峰
中间
强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中间投票者是指虽然具有投票资格,但是在提案间举棋不定,不知该将选票投向哪一个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
中间投票者是指那些虽然没有投票资格,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投票者的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投票结果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是指受他人影响,将选票投向本不能代表自己意愿的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第13题:
如果某一方案在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唯一地获得通过,这说明()
第14题:
接箍曲线的()部位,表示套管接箍的环缝位置。
第15题: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成立。
第16题: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党在提出和组合自己的政治方案时,主要关心()
第17题:
如果中间投票者承担的税收份额足额大,在单峰偏好情况下中间投票者定理使成立。
第18题: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第19题:
()提供了摆脱投票悖论的充分条件。
第20题:
都呈现单峰性
部分呈现单峰性
都呈现多峰性
无论怎样
第21题:
最大
最小
处于中间状态
为零
第22题: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
无峰偏好
双峰偏好
第23题: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说明,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多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不会是唯一的,而会出现循环现象
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提案将在投票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