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观点,消费者均衡告诉我们如何使稀缺的有限资源能在我们自身理性的支配中给我们自己带最大的满足和效用。
第1题:
下列关于经济学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则任何社会都面对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样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
B.经济学要求我们做任何抉择时都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
C.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D.经济学认为,理性人在做决策时总是要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第2题:
第3题:
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意见,总是来源于()。
第4题:
在计算机网络中,名字指出我们所要寻找的资源,()指出那个资源在何处,路由告诉我们如何到达该处。
第5题:
下列关于经济学论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当我们自己觉得自身能力和()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7题: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 )假设。
第8题:
经济学是研究()
第9题:
第10题:
资源稀缺
我们想要的多于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
我们不满足现状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时为止。
如何避免进行权衡取舍。
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
第13题:
第14题: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友善的态度非常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相处、沟通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第15题:
终身学习的意义()
第16题:
消费者均衡问题就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各种物品,如何实现自己的效用或满意的程度最大化。
第17题:
当我们自己觉得()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第18题:
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或效用理论,我们是否偏好哪种商品,与该商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低,我们越偏好
第19题: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我们改变环境、选择环境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更多是通过调节自身来完成
第20题:
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第21题:
市场上的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且以最佳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
假定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人们都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尽力追求效用最大化
经济行为人都是讲道理的
第22题:
希望早回家
自己做月饼
在外面吃饭
刚买了冰箱
第23题:
社会人
经济人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