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主要包括()。
第1题:
我国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2003年上半年,我国供求平衡的商品数量将比2002年下半年提高1.5%,改变了连续几年供过于求持续上升的局面,供大于求突出的矛盾有所缓解。 2003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分析报告,对600种主要商品进行了排队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商品从全国范围内,从总体上仍供过于求,但程度开始明显下降.供过于求的商品中有70%,其中,在30%以上的市场上供求平衡,分别比去年初提高20%和15.6%。在一些区域市场特殊时期,求略大于供的商品也有所增加。 报告分析,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粮食、使用植物油、棉花、燃料、钢材、轿车等类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糖酒副食、农副产品、穿着、文化用品、加电等类商品供过于求的程度有所缓解。什么是需求?它必须包括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第2题:
试从社会商品可供量与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商品市场走势的角度,阐述必须实现商品供求总量平衡的主要目标。
第3题:
商品供求矛盾的基本状态是()。
第4题:
市场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市场是指()
第5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第6题:
随行就市定价策略主要适用于()。
第7题:
促进商品供求平衡
稳定市场
稳定物价
满足人民消费需要
实现社会生产目的
第8题:
第9题:
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商品的供求平衡状态
商品交易场所
商品的供应状况
第10题:
物价稳定
利率机制健全
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发达
货币供求平衡
第11题:
物价持续上涨
商品滞销
币值稳定
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12题:
总量平衡
结构平衡
地区平衡
季节平衡
第13题: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各种商品满足()
第14题:
商品市场运行的动态平衡包括()。
第15题: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动态平衡可由哪些指标来综合测评()。
第16题:
市场经济下的货币均衡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第17题:
货币均衡的主要标志是()
第18题:
商品流通计划的核心包括()
第19题:
供求平衡
供求不平衡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第20题:
需求弹性比较大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
需求弹性比较小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
需求弹性比较大或供小于求的商品
需求弹性比较小或供大于求的商品
第21题: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比较
国内市场商品供求差率分析
对外贸易的顺差与逆差分析
国内商品市场与国际商品市场的供需平衡
第22题:
供求平衡
供大于求
供小于求
某些商品供大于求,某些商品供小于求
第23题:
大类商品的供求平衡
主要商品的供需平衡
商品供求的地区平衡
商品供求的季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