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以是否获得收入为基准与闲暇相区别。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第5题:
以闲暇和收入为坐标所作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第6题: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本质区别是()
第7题:
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表明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相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即劳动供给的减少。因此,我国可通过征税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实际问题。()
第8题:
劳动者在工资率与时间的约束下,寻求将时间在闲暇和消费(通过提供劳动供给获得工资购买)之间做最好的配置,以获得最大效用,在这个过程中决定了对劳动的供给。
第9题:
因为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闲暇而愿意放弃收入,反之亦然
如果一个人相对于收入来说更偏好闲暇
因为他们无法相互交叉
除非其中一种商品为劣质商品
第10题:
是否以闲暇为乐
是否具有自由时间
是否有收入
第11题:
个人放弃闲暇从而获得劳动收入的比率
个人放弃劳动从而获得闲暇价值的比率
劳动收入与劳动时间之比
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比
第12题:
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劳动的边际效用小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
第17题:
替代效应会使()。
第18题: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由于工资上升的()。
第19题:
失业者与休闲者的区别是()
第20题: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其中,l为闲暇,Y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求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是向上倾斜的?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同时增加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同时减少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减少劳动时间同时增加闲暇时间
增加劳动时间同时减少闲暇时间
第23题:
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增加
闲暇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