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个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不可以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成本的高低。
更多“简述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不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绝对优势说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比较优势说: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 第2题: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区别。


    正确答案: 共同点:
    1.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2.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3.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4.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1.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2.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3.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4.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 第3题:

    ()揭示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

    • A、绝对优势原理
    • B、比较优势原理
    • C、要素禀赋论
    • D、地域分工理论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解释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 第5题:

    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从()演化而来。

    • A、比较利润
    • B、比较成本
    • C、边际效益
    • D、绝对优势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绝对优势说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比较优势说: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不同?

    正确答案: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个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不可以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成本的高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还有相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当技术成熟后,比较发达国家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资本、设备和高技能工人的条件,从而拥有了生产该产品的()
    A

    绝对优势

    B

    比较优势

    C

    成本绝对优势

    D

    成本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比较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联系: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
    区别: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言,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1、联系: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1)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比较优势论认为()

    • A、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但只要劳动生产率与他国不同就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 B、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应参加不发达国家国际贸易
    • C、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不应参加国际贸易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使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区别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作用,因此,区域竞争被认为实质上商品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综合体,区域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竞争,因此受相对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 第15题: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绝对优势理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还有相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是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 第16题:

    简述绝对优势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 第17题:

    当技术成熟后,比较发达国家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资本、设备和高技能工人的条件,从而拥有了生产该产品的()

    • A、绝对优势
    • B、比较优势
    • C、成本绝对优势
    • D、成本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比较成本论认为()

    • A、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不应参加国际贸易
    • B、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应参加不发达国家国际贸易
    • C、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但只要劳动生产率与他国不同就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从()演化而来。
    A

    比较利润

    B

    比较成本

    C

    边际效益

    D

    绝对优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路径是()。
    A

    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B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C

    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D

    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揭示了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原因在于要素比例的不同。
    A

    绝对优势原理

    B

    比较优势原理

    C

    要素禀赋论

    D

    地域分工理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比较优势论认为()
    A

    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但只要劳动生产率与他国不同就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B

    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应参加不发达国家国际贸易

    C

    一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不应参加国际贸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使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区别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作用,因此,区域竞争被认为实质上商品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综合体,区域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竞争,因此受相对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