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由北极近极地点返航,冰区中大量的()可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
第1题:
第2题:
下列对于冰间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3题:
下列不属于海冰按照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的类型是()
第4题:
某航行于内河冰区的船舶向船检机构报审设计图纸中,只考虑了加强冰带区。请问内河冰区加强是否仅考虑冰带区?
第5题:
2014年1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成功驶出重冰区,目前已经进入清水区航行。2014年1月2日,“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成功救出被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的52名乘客,将其转移至澳大利亚破冰船“()”号,但由于天气情况骤然变化,“雪龙”号自身却被密集的浮冰围困。经过14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脱困。
第6题:
由下层海洋提供热量而维持无冰状态的冰间湖称为感热型冰间湖
潜热型典型代表是在1974~1976年冬季出现的威德尔冰间湖
由于风、海流等动力因素不停地将海冰带走而形成的无冰水域称为潜热型冰间湖
冰间水道是由于海冰运动形成的窄而长的裂缝
第7题:
为了有利冰区航行船舶应保向保速
冰区能见度较好,便于观察瞭望
冰区航行有利于准确的进行航迹推算
冰区航行陆标定位、无线电仪器定位和天文定位都将产生困难
第8题:
1/5,2
1/10,1
1/10,2
1/5,1
第9题:
第10题:
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时
狭水道航行、能见度不良时
船舶密集区、冰区、航行条件复杂水域航行时
以上均是
第11题:
B冰级
B1冰级
B2冰级
B3冰级
第12题:
4/10~5/10
5/10~6/10
6/10~7/10
7/10~8/10
第13题:
重覆冰线路包括位于()的输电线路
第14题:
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称()
第15题:
冰间水道面积只占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1%,但其热通量占北极热通量的()。
第16题:
航行于B级冰区加强的船舶,其冰区加强主要包括外板加厚,增加中间肋骨和首柱外板加厚。请你简答具体要求。
第17题:
设计规范对冰区划分,分为()几个等级。
第18题:
快速;尽可能小的角度
快速;直角
慢速;直角
慢速;尽可能小的角度
第19题:
第20题:
冰脊
冰丘
冰间水道
浮冰
第21题:
油脂冰
尼罗冰
浮冰
灰冰
第22题: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第23题:
上风,凹陷
上风,突出
下风,凹陷
下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