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如何影响传媒公司的经济学的?
第1题:
传媒经济学的特别之处?
1、在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满意的同时,还因其公共服务的性质,要实现其他目标。
2、自由市场经济学中,大多数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但在传媒经济中,有时无法建立起其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
3、福利经济学: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福利函数”即表示通过资源配置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函数关系。
第2题:
简述传媒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
1、需要政府干预的原因:
(1)解决由广播产品的公共商品特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2)对付外部性问题。
(3)限制传媒公司滥用垄断权力。
2、解决市场失灵的两个重要政策工具:规章制度和公共所有。
规章制度:用来鼓励私营广播公司在必要的时候偏离利润最大化战略向公众提供符合他们利益的高品质传媒内容。
公共所有:通过公共部门来使用公共基金,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广播。
第3题:
传媒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①传媒要生产什么信息产品与服务,每种生产多少,怎么样生产出来。
②传媒产业生产要使用哪些稀缺资源,以何种组合方式。
③谁将得到生产出来的有限的商品与服务。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制作机构可以将节目卖给()。
第7题:
如何判断互联网公司的价值?
第8题:
近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这说明()
第9题:
简述大众传媒如何影响政策输出?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互联网是如何影响传媒公司的经济学的?
1、网络对于传媒公司的主要优点:降低了成本
(1)互联网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
(2)互联网对公司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宣传工具;
(3)互联网对传媒公司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传输平台,对已有的传媒内容以极低的边际成本传输出去。
2、许多传媒大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来确立自己网上内容供应商的地位。
3、互联网在提供了商机的同时,也威胁到了一些传统传媒,比如报纸和杂志社的生存。
第14题:
西方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的四个阶段?
(1)20世纪20至30年代。传媒经济学科开始孕育,主要涉及无线电广播、广告、电信领域,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如《广播产业经济学》、《广告经济学》等传媒产业的经济学类著作。
(2)20世纪40至60年代。广播的黄金时代,电视逐渐进入人们生活。欧美分别形成的两种主导性的广播电视制度——公营制和私有制。出版了《报业经济学》等著作,开始关注电视领域的传媒经济现象。
(3)20世纪70至80年代。电视产业长足发展,电视网作为全国性媒体在西方国家成为重要媒体形式,无线、有线、卫星电视交错发展,对其他媒介都带来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传媒经济学成型,标志是一些针对传播经济学的专门化研究开始出现。皮卡德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传媒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研究也开始展开。
(4)20世纪90年代至今。市场、技术、经济的变化,传媒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增加。传媒经济学增添了许多具体内容,如传媒企业战略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等。此外,对传媒帝国、网络经济、互动电视、公共服务广播的变革等都展开深入的讨论。传媒经济学术和教育活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15题:
传媒经济学的特殊问题?
第16题:
第17题:
传媒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
第18题:
荷兰蒂尔堡大学的优势专业是?()
第19题: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传媒产品也是这样。
第20题:
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 失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传媒公司
电视网
互联网
以上都对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