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的比较是指社会性质的比较。
第1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 )。
A.不完善
B.比较发达
C.比较完善
D.刚刚步入正轨
第2题: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具有与其他社会不同的特点,这反映在()
A.社会主义产业结构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
B.社会主义产业结构是比较松散的产业结构
C.社会主义产业结构是比较零散的产业结构
D.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要求成为能够经常保持合理状态的产业结构
E.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要求成为能够经常保持最优状态的产业结构
第3题: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
第4题: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
第5题: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6题:
父母的社会地位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的比较是指()。
第7题:
在“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上比较偏重效率的是哪种主义()。
第8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社会环境意味着()。
第9题: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
第10题:
对应比较
非对应比较
简单的比较
复杂的比较
第11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还不是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发展成熟
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成熟
我国的社会主义比较成熟
第12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生产力比较落后
经济还不发达
第13题:
1953年—1956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比较强大,是国家工业化主要基础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比较弱小,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C.阶级斗争日益尖锐
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E.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14题:
第15题:
1953年—1956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有()
第16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第18题:
没收资本工作的完成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使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
第19题: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包括()
第20题:
薪酬水平比较是指本组织的薪酬水平与社会同行业的薪酬水平的比较。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是相对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