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陶行知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


    答案:错
    解析:
    这是陈鹤琴的教育主张。

  • 第2题:

    简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师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直接影响。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蕴含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这一弊端而提出。第二,“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最后,生活教育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第3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师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直接影响。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蕴含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这一弊端而提出。第二,“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最后,生活教育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第4题:

    谈谈你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为什么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在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在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在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在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在受社会革命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在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在受坏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着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兴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 第5题: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
    解析:
    这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②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③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2)“社会即学校”①“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 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②“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该观点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同样也值得肯定。(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对事是做,对已之长进说成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①“教学做合一” 要求“在劳力上劳心”:②“教学做合一” 是因为“行是知之始”;③“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④“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生活教育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等方面。

  • 第6题: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主要内容有: (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社会即学校”: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做先生,人人可以做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 第7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教育”。

    A

    B



  • 第8题:

    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


    正确答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晓庄学校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办育才学校时达到成熟的阶段。
    (l)从哲学基础上看,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陶行知逐步摆脱了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提出防止狭隘的经验论。
    (2)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它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教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教育。
    (3)生活教育理论也是科学的。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封建思想、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际统一。

  • 第9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观点: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论,它包含三层含义:以生活为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共生活而发展。二是“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对象和办学方针。它也有多层含义:打破围墙、面向社会的大环境办学、打破“鸟笼”利用社会的或环境办学。三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和工学理念,它的内在含义是:教学法的改革、在劳力上劳心的思想、知行统一的追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 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含义:
    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
    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④从生活纵向展开看,生活教育伴随人的一生,伴随人类发展始终。评价:将生活和教育等同起来,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化。含义:“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将学校延伸至社会,让整个社会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促进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含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教与学以做为中心。
    包括
    ①要求将劳力和劳心结合起来;
    ②要求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
    ③要求“有教先学”(教人者先教自己)和“有学有教”(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
    ④否定注入式教学法;
    ⑤要求生活课程论取代传统的课程论。此外,还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儿童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教育,提倡尊重儿童的人格、人权。原因在于儿童教育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为了能帮助儿童发展,使其健康成长,提出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
    师范教育:主张采用艺友制的方法培养教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答案:
    解析:
    (1)两种理论都是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而形成的。陶行知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在实践中感到行不通,而将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陈鹤琴也不讳言“活教育”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更多是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完全是一种新 的试验。 (2)都反对传统书本教育,但并不忽视书本的地位。陶行知认为传统书本教育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其结果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当然,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但书不过只是工具,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陈鹤琴认为传统的书本教育是把书本作为了学校学 习的唯一材料,把学校与社会、自然隔离了,培养的是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当然,将书恰当地作为参考材料,书还是有用的。 (3)都反对课堂中心和学校中心,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以社会为学校,把学校的一切都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陈鹤琴提出“大自煞、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育课程的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 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4)都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强调“做”在教学中的地位。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都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提倡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陶行知认为儿童生活是学校的中心,教育不能创造儿童,其任务只是帮助儿童发展,为此教育者应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陈鹤琴主张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 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 第14题:

    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答案:
    解析: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以下几点观点,对中国的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3)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有学”和“有学有教”。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二)生活教育对当代的意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不同于很多一般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学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营养来源,又能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对于现代社会主义教育而言,我们应该:借鉴“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应该使教育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借鉴“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应该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开放的大教育体系;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应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全面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的重要观点,借鉴“全面教育”的思想,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 第15题:

    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当代意义。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师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直接影响。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蕴含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这一弊端而提出。第二,“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最后,生活教育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第16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师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直接影响。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蕴含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这是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这一弊端而提出。第二,“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最后,生活教育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第17题:

    请简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目的观
    “生活教育”可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他说:“我们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3)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

  • 第18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A

    B



  • 第19题: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对( )教育思想的改造与发展。


    正确答案:杜威

  • 第20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含义:
    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
    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④从生活纵向展开看,生活教育伴随人的一生,伴随人类发展始终。评价:将生活和教育等同起来,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化。含义:“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将学校延伸至社会,让整个社会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促进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含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教与学以做为中心。
    包括
    ①要求将劳力和劳心结合起来;
    ②要求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
    ③要求“有教先学”(教人者先教自己)和“有学有教”(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
    ④否定注入式教学法;
    ⑤要求生活课程论取代传统的课程论。此外,还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儿童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教育,提倡尊重儿童的人格、人权。原因在于儿童教育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为了能帮助儿童发展,使其健康成长,提出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
    师范教育:主张采用艺友制的方法培养教师。

  • 第22题:

    判断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2014广西)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

    生活即教育

    B

    社会即学校

    C

    教学做合一

    D

    知行统一


    正确答案: 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