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
第1题:
第2题:
将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第3题:
游戏治疗在实质上可以分为()。
第4题:
人本主义游戏治疗理论不认为()
第5题:
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第6题:
以下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治疗观的是()。
第7题:
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第8题:
游戏治疗能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游戏治疗安全、愉快
游戏治疗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游戏治疗必须经过精心设计
第9题:
儿童游戏动机分类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第10题:
指导性游戏治疗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传统游戏治疗
非传统性游戏治疗
第11题:
指导式游戏治疗
被动式游戏治疗
非指导式游戏治疗
结构式游戏治疗
第12题:
社会工作者用口头提示的方式帮助儿童表达想法
关注游戏过程的自发性
注重游戏过程的象征性意义
强调语言的交流
第13题:
下列与游戏治疗特征不符的是()
A游戏治疗是精心设计的
B游戏治疗能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C游戏治疗安全、愉快
D能促进超常才能的形成
第14题:
将儿童游戏分为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和操作性游戏,这是()
第15题:
游戏可以发泄能量,由治疗者为儿童设计各种不同游戏,安排儿童进入这些游戏情景,这即为()。
第16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游戏治疗的特点?()
第17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第18题:
儿童2岁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但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从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看,这种游戏水平属于()
第19题:
儿童互动游戏治疗的基本理念是儿童也已经发展出口语及自我反省的能力
儿童互动游戏治疗认为把孩子及其家庭问题公开讨论有利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通过游戏治疗的媒介,孩子有机会以转化的方式沟通,透露隐秘性的事情
在儿童互动游戏治疗中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应该是中立和非参与的
第20题:
游戏治疗是精心设计的
游戏治疗能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游戏治疗安全、愉快
能促进超常才能的形成
第21题:
关系性游戏治疗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分析性游戏治疗
发泄性游戏治疗
第22题:
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
第23题:
游戏治疗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游戏治疗有局限性
游戏治疗仅对部分儿童有效
治疗者要完全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