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言教育的示范模仿法。
第1题:
A.游戏法
B.视听讲做结合法
C.示范模仿法
D.表演法
第2题:
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这是()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第3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A对
B错
第4题:
教师通过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范例的方法为()。
第5题: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
第6题:
简述示范模仿疗法含义。
第7题:
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者表演,为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的方法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育活动实施的()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练习法
游戏法
示范模仿法
视听讲做结合法
第10题:
朗读法
示范模仿法
试听讲做结合法
游戏法
第11题:
示范法
观察法
范例法
演示法
第12题:
朗读法
示范模仿法
试听讲做结合法
游戏法
第13题:
第14题: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
A对
B错
第15题:
简述模仿和示范的作用。
可以起到增进行为的作用,达到如下效果:
(1)获得效果。指通过观察楷模可以学到一连串新的行为。
(2)解除抑制效果:指观察者看到一位楷模发出某一种言行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不愉快的惩罚时,观察者表现同一类行为所受到抵制的效果也将会解除,致使该行为的表现增多。
(3)促进效果: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而使观察者增进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运用模仿原理也可以减弱行为,获得两种效果:
(1)抑制效果。指学习者看到一位示范者因表现某种行为受惩罚,则学习者本来常表现的类似行为将会减少;观察示范者所表现的行为没有受到强化,自己本想表现的行为也会受到抑制;观察示范者表现较为低频率的某种行为,自己也会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率。
(2)不相容行为效果:指如果学习者要模仿的良好行为与其原来就有的不良行为不能相容时,势必放弃原有的不良行为,选择新的良好行为。因此,要给儿童正确的示范,防止不正确的示范对儿童的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
略
第16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第17题:
()是依据“直观法”和“观察法”以及结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实施方法。
第18题:
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采用示范模仿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19题:
最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是()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