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家
庭教育的情感性;全面性;稳定持久性;权威性
功能:奠定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知道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儿童规范的社会行为。
家庭教育的类型:
心理实验:“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中国:专制型教养方式:专制型父母严格控制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另一种过渡保护孩子,包办代替。这种方式是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等退缩行为。并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难以适应集体,易造成挫折感等问题。
放任型:一种为不善于承担父母的教养责任。容易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态度,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另一种为过度放纵子女,容易引起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平的和嫉恨心理,对社会责任模糊不清,没有忍耐,自我中心等问题。
民主型: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分析引导,遇到问题更多是鼓励和帮助,并合理的奖惩,使孩子获得知识,明白事理。
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1.家长的素质:
(1)家长的文化素质,
(2)家长的道德素质;
2.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
它包含:家长的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和教育观等。
3.家庭结构类型;
4.家庭物质环境。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方法:榜样示范法;游戏体验法;正面说理法;赏识教育法;自然后果法
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
(2)严慈相济
(3)正面教育
(4)一贯一致
(5)科学适度
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家长主体、双向互动、因地制宜
略
第3题:
试论陈鹤琴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第4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是()。
第5题:
学前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是()
第6题: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第7题:
在学前儿童的想象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第8题:
调查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历史法
第9题:
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第10题: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子女对父母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
祖辈对孙辈的影响
第11题: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第12题:
有意想像
无意想像
创造想像
有意联想
第13题:
第14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
第15题: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指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遵循的()
第16题:
从发展方向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渠道是()
第17题:
关于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8题: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9题: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学前儿童的家长
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的教师
学前儿童集体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