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
问答题
请选择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导入环节除外),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
文章赏读
(1)寻读,辨析主旨
①教师布置讨论任务: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呢?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前,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论证的角度是通过例证表现出来的。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②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③每个小组确定本组发言人。确定后几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④教师归纳小结。文章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业的定义及必要性、敬业与乐业对业的作用、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
(2)理读,体会文章结构及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文章的论证角度,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文章的论证逻辑。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
用一句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第二部分: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敬”和“乐”的态度。
第三部分: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①教师布置讨论任务:作者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论证?为什么不直接论证敬业与乐业的好处?这样设计效果有什么不同?
②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教师监督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③教师小结:使论证更有力。敬业与乐业好,不代表一定要去做,因为可能有更好的条件,使人们放弃敬业与乐业。而文章中作者先论证业的必要性,人不能没有业,再谈要想把业做好,就必须敬业乐业,使得论证更加严密。最后,作者把敬业乐业抽象为为人处事的根本性原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品读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结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富的事例、诙谐的语言让读者感同身受,不自觉地产生信服感。这篇文章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最能让你信服的句子又有哪些?(自问自答的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②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③“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在对文章说理时,哪些词句最有说服力?抓住这些具有说服力的词句,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最后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总结出了几条让语言更具说服力的技巧:自问自答、逻辑反推、化用名人事例。(板书)
(4)说读,对作者辩论
赏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呢?你又想把这篇文章介绍给谁读呢?或者你觉得作者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吗?又有哪些同学想为作者补充自己的观点呢?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
学生练习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说……”句式说话。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