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论文或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稿酬后,论文或作品的出版权就归()所有A、作者B、出版社或杂志社C、杂志社或作者D、出版社和作者

题目

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论文或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稿酬后,论文或作品的出版权就归()所有

  • A、作者
  • B、出版社或杂志社
  • C、杂志社或作者
  • D、出版社和作者

相似考题
更多“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论文或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稿酬后,论文或作品的出版权就归()所有A、作者B、出版社或杂志社C、杂志社或作者D、出版社和作者”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7年)个人取得的下列报酬,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杂志社记者在本社刊物发表文章取得的报酬
    B.演员自己“走穴”演出取得的报酬
    C.高校教授为某杂志社审稿取得的报酬
    D.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小说由该出版社出版取得的报酬

    答案:D
    解析:
    选项A,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BC,均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2题:

    ()是指连接作者和出版商的中间机构或个人。他们与作者签署版权经纪合同,帮助作者寻找作品出版和发表机会,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


    正确答案:出版经纪人(也称版权代理人)

  • 第3题:

    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承担的责任有()。

    • A、数据的准确性
    • B、作者们的署名
    • C、所有作者对论文最终稿的审定
    • D、处理所有通讯兵对质疑做出回应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的行为是作者行使发表权的体现。

    • A、向报刊杂志投稿
    • B、不允许出版社将其手稿出版
    • C、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
    • D、不允许他人引用自己的作品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论文一经发表,通常其版权属于()。

    • A、作者个人
    • B、出版社
    • C、国家
    • D、作者所属机构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某教授完成一篇论文,投稿给某杂志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志社有权对该论文进行修改
    • B、杂志社可以在署名的情况下自行转投给其他杂志社
    • C、杂志社可以对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删节
    • D、杂志社对作品的任何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作者在投稿前应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遵守有关投稿的规范要求。下列关于投稿规范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作者应尊重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的首发权。
    • B、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作者应与首发出版社或期刊之间事先约定协议,只有获得许可,作者才可以不同语言再次发表并在显著位置注明原始刊载处。
    • C、作者应避免拆分发表。
    • D、未经其他作者同意擅自把稿件转投另一家期刊或出版社。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下列所得按照“稿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作品在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
    • B、某学校老师在任职学校的校报上发表作品取得的稿费收入
    • C、光明杂志社的记者在自己报社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 D、《财会学习》杂志的编辑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取得的所得
    • E、某大学教授在某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正确答案:A,B,E

  • 第9题:

    多选题
    ()的行为是作者行使发表权的体现。
    A

    向报刊杂志投稿

    B

    不允许出版社将其手稿出版

    C

    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

    D

    不允许他人引用自己的作品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甲杂志社办有经济论坛性刊物《中国国情》。乙出版社欲出版《中国趋势》一书。某编辑在甲杂志社购买《中国国情》杂志时向原杂志社负责发行工作的曹某提出使用《中国国情》杂志上文章的要求,曹某当即表示同意,并以“甲杂志社”的名义出具了书面意见,内容为:“乙出版社:我社同意贵社使用已经出版的各期《中国国情》的文字、资料,并按贵社规定计酬。”落款为“甲杂志社编辑部,2002年4月30日”,并盖有甲杂志社的钢印。乙出版社采用了《中国国情》杂志上包括叶某等29位作者所写的29篇文章,编辑、出版、发行了《中国趋势》一书。署名为史某编著,乙出版社在出版该书前未就使用《中国国情》上发表的文章征得作者的许可或者签订出版协议。乙在出版《中国趋势》后,向杂志社汇去稿酬3000元,但是杂志社未取。  乙出版社在出版《中国趋势》一书时,对叶某等29住作者的文章均进行了更改,其中,16篇的标题含义已发生了变化。该书在使用上述文章时来在每篇文章中署相应作者的姓名,而是在该书的《后记》中集中列举各位作者的姓名,使每篇文章与其作者不能一一对应,并且将部分作者的姓名写错。上述情况发生后,杂志社与叶某等29住作者分别起诉,以维护其作品的专有使用权。  问:(1)被告侵犯了原告哪些权利?  (2)原告是否侵犯了甲杂志社的专有使用权?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不必经作者许可。
    A

    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

    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C

    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D

    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作者A在《投稿指南》一书上发现《食品大观》杂志的地址,于2003年12月10日向该杂志投了一篇文章《馒头与面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原文约1550字。他还随文章附上一封信,表示仅仅把该文章的非专有报刊形式出版权授予给该杂志。到2004年1月15日未见回音,他就写信给该杂志询问,重申授权事宜,但一直未收到任何反馈。不料.到了2004年3月5日,《食品大观》给A寄来稿酬50元和样刊(2004年2月号)。    A颇感不平,打电话到《食品大观》杂志社,认为该社没有在规定期限回音,现又发表此文,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该社的回答是:该社在2003年的每期上都刊登了“投稿须知”,说明该杂志的用稿期限是2个月;稿酬标准为50元/千字;文章发表后,杂志社享有1年的专有出版权,未经同意,其他任何报刊社、出版社不得转载。该杂志社并没有侵权。而且A还注意到编辑对该文作了文字上的改动和删减,少了70字。他认为应得稿酬应该是100元。    不久,A和《食品大观》杂志社几乎同时发现,B出版社未经许可,于2004年4月出版了由汇编者C编选的《中外饮食文化概览》,收入《馒头与面包》一文,说明“作者A著,《食品大观》2004年2月号发表”。二者都认为,B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专有出版权,要求B出版社承担相应责任。B出版社辩解其在出版合同中要求汇编者C保证取得所有作者的著作权,所以不应承担责任。【思考练习】问题一:《食品大观》“投稿须知”对作者A的投稿合理有效吗?为什么?问题二:《食品大观》侵犯了作者A什么权利?为什么?问题三:《食品大观》的稿酬计算是否有误?为什么?A的要求是否合理?问题四:B出版社是否侵犯《食品大观》杂志社的专有出版权?为什么?问题五:汇编者C应该如何做才符合法律的规定?为什么?他侵犯了作者A什么权利?问题六:B出版社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个人取得的下列报酬,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杂志社记者在本社刊物发表文章取得的报酬
    B、演员自己“走穴”演出取得的报酬
    C、高校教授为某杂志社审稿取得的报酬
    D、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小说由该出版社出版取得的报酬

    答案:D
    解析:
    选项A,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B、C,均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14题: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包括印刷出版和电子媒体出版)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下列护理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书籍)的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 A、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
    • B、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
    • C、序号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
    • D、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学术期刊在出版论文前,一般都要作者填写论文版权转让书,以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不必经作者许可。

    • A、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 B、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 D、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著作权,即()文学、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

    • A、 作者因登记了
    • B、 作者因发表了
    • C、 出版社因出版了
    • D、 作者因创作了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作者A在《投稿指南》一书上发现《食品大观》杂志的地址,于2003年12月10日向该杂志投了一篇文章《馒头与面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原文约1550字。他还随文章附上一封信,表示仅仅把该文章的非专有报刊形式出版权授予给该杂志。到2004年1月15日未见回音,他就写信给该杂志询问,重申授权事宜,但一直未收到任何反馈。不料,到了 2004年3月5日,《食品大观》给A寄来稿酬50元和样刊(2004年2月号)。 A颇感不平,打电话到《食品大观》杂志社,认为该社没有在规定期限回音,现又发表此文,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该社的回答是:该社在2003年的每期上都刊登了"投稿须知",说明该杂志的用稿期限是2个月;稿酬标准为50元/千字;文章发表后,杂志社享有1年的专有出版权,未经同意,其他任何报刊社、出版社不得转载。该杂志社并没有侵权。而且A还注意到编辑对该文作了文字上的改动和删减,少了70字。他认为应得稿酬应该是100元。 不久,A和《食品大观》杂志社几乎同时发现,B出版社未经许可,于2004年4月出版了由汇编者C编选的《中外饮食文化概览》,收入《馒头与面包》一文,说明"作者A著,《食品大观》2004年2月号发表"。二者都认为,B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专有出版权,要求B出版社承担相应责任。B出版社辩解其在出版合同中要求汇编者C保证取得所有作者的著作权,所以不应承担责任。 B出版社是否侵犯《食品大观》杂志社的专有出版权?为什么?


    正确答案: 侵犯。我国《 著作权法》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文章中,作者A表示仅仅把该文章的非专有报刊形式出版权授予给《食品大观》,《食品大观》的”投稿须知“中规定了”文章发表后,杂志社享有1年的专有出版权“,所以B出版社再刊登该文章就属于侵犯《食品大观》杂志社的专有出版权。

  • 第20题:

    单选题
    论文一经发表,通常其版权属于()。
    A

    作者个人

    B

    出版社

    C

    国家

    D

    作者所属机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个人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A

    任职于杂志社的编辑因在本单位的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B

    任职于报社的清洁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C

    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编写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收入

    D

    某自由撰稿人为报社审稿取得的收入

    E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


    正确答案: B,C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所得按照“稿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有()。
    A

    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翻译的作品在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

    B

    某学校老师在任职学校的校报上发表作品取得的稿费收入

    C

    光明杂志社的记者在自己报社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D

    《财会学习》杂志的编辑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取得的所得

    E

    某大学教授在某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正确答案: D,C
    解析: 选项C、D,应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23题:

    判断题
    学术期刊在出版论文前,一般都要作者填写论文版权转让书,以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