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相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对相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对相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典型调查时要选择典型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对典型调查应如何评价?
    选择典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典型前应对所要调查的对象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作为抽取典型的基础,使调查者在确定典型单位时尽可能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保证所选择的典型具有代表性。
    (2)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典型单位。调查目的不同,选择的典型单位也不同。
    (3)要根据凋查对象本身特点选择典型单位,使选出的典型具有客观代表性。
    (4)要根据凋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多少、差异大小选择典型单位。假若被凋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很少,差异也小,那么可选择一两个单位作典型。反之,则需多确定几个单位做典型单位。
    (5)要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典型单位。典型单位可以长期固定,但也可以更换。前者是为对某个典型单位做长期的固定的观察,以摸索经验,后者是为了发现新的典型,以利于推广经验。
    典型调查评价
    典型调查的作用:
    (1)典型调查可以弥补一般统计报表的不足。
    (2)典型调查可以摸出情况,摸出经验,摸出办法,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检验政策和策略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典型调查资料可以对总体进行估算。这种估算有两方面:一是利用典型资料做为推算全面数字的依据。二是可以利用典型资料推测未来。
    典型调查的局限性:
    (1)典型调查最易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这是因为,第一,典型单位的选择是由人主观决定的。第二,典型调查调查目的和调查结论的主观倾向性较大。
    (2)典型调查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手段,不能科学地对现象总体进行定量分析。
    (3)典型调查所代表的总体范围和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不易统一。典型调查时的典型是一定总体范围上的典型,这个典型一旦离开了它们所依托的总体范围,就失去了其代表性,变成了非典型。
    (4)典型调查只适用于同质性较强的对象。

  • 第2题:

    哪些呼吸防护器适用防毒?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适用于防毒的呼吸防护器有化学净化呼吸防护器、净化式和供气式呼吸防护器。
    使用时应注意:
    (1)根据现场防毒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器。
    (2)掌握呼吸防护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3)应在有人监护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第3题:

    评价致畸试验的结果时应注意问题?


    正确答案: (1)致畸作用具有剂量与效应关系,所以,对任何畸形的出现是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应该充分考虑。更重要的是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肯定试验组出现致畸胎的母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动物活胎仔出现的畸形率应显著高于对照组,才可考虑其致畸作用。
    (2)每个实验室应掌握所用试验动物长期以来的自然畸形发生情况,包括自然出现的畸形类型和频率。试验组动物出现的畸形,如长期以来在对照组动物未曾出现过,则对药物致畸作用,更应认真对待;反之,则应慎重做出结论。
    (3)生物体常有变异现象,与外来化合物干扰胚胎正常生长发育所引起的畸形完全不同,应加以区别。 (4)致畸作用中存在种属差异,而且同种动物的品系间亦有差异。 
    (5)动物致畸试验结果推论到人时,应进一步进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其在人体的致畸作用;同时应认识致畸作用是外来化合物的毒性表现的一种。凡是对动物具有致畸作用的化合物,也应看作对人体致畸的可能,故应采取各种措施,使人类尽量减少与其接触,这一问题涉及的问题。

  • 第4题:

    电压互感器选择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根据线路电压等级选择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比;
    (2)与电压器配合的指示仪表选用100伏交流电压表,其面板刻度可以按一次被测电压的大小设计。
    (3)电压互感器使用时,初、次级都要接人保险,防止意外短路事故。
    (4)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绝对不允许短路。

  • 第5题:

    钻塔安装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a、安装钻塔时,所有的螺栓均应拧紧,尤其是龙门处的螺栓更为重要。另外,所有的斜拉筋及内斜拉手都应安装上,以保证钻塔的稳定性;
    b、安装钻塔的地基要平,基台要扎实,不允许在安装时就发生偏斜,从而造成钻塔受力不均;
    c、绷绳必须绷紧,卸塔时严禁由塔上向下抛扔钻塔构件,以防构件摔弯造成偏心受压及局部压力增加,降低钻塔的负荷力;
    d、钻进中,特别是在处理孔内事故强力起拔时,要注意钻塔负荷,不要超过钻塔的额定负荷,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 第6题:

    捯链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使用前需检查传动部分是否灵活,链子和吊钩及轮轴是否有裂纹损伤,手拉链是否有跑链或掉链等现象。
    2.挂上重物后,要慢慢拉动链条,当起重链条受力后再检查各部分有无变化,自锁装置是否起作用,经检查确认各部分情况良好后,方可继续工作。
    3.在任何方向使用时,拉链方向应与链轮方向相同,防止手拉链脱槽,拉链时力量要均匀,不能过快过猛。
    4.当手拉链拉不动时,应查明原因,不能增加人数猛拉,以免发生事故。
    5.起吊重物中途停止的时间较长时,要将手拉链栓在起重链上,以防时间过长而自锁失灵。
    6.转动部分要经常上油,保证润滑,减少磨损,但切勿将润滑油渗进摩擦片内,以防自锁失灵。

  • 第7题:

    蓄电池在使用时和检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蓄电池的使用:
    (1)蓄电池使用时,最好采用正常的充放电制度,急用时方可采用快速充电。如遇过放电、反充电、小电流长期放电或间歇放电而造成容量损失,可用过充电制度充电恢复。充放电时,电解液要始终高于极板,低于极板时,应补充蒸馏水或电解液。每使用10~15次充放电循环,应检查并调整电解液比重。
    (2)启用新的或短期(一年以内)存放的蓄电池组,注入电解液后应浸泡2 h以上,然后采用过充电制充电。长期(一年以上)存放的蓄电池组,需经2~3次正常充放电循环,恢复到额定容量后,方可正常充电使用。
    (3)电解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碳酸盐含量,当含量超过50 g/L时,蓄电池容量将显著降低。因此,一般使用一年左右或50~100次充放电循环应更新电解液。更新时应在放电状态下进行,必要时还需用水清洗电槽,然后注入新电解液。
    (4)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蓄电池组容量和寿命均会降低。因此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的电解液。环境温度升高(+35℃以da)影响充电效率,除应及时补加蒸馏水、调整电解液比重和缩短更换电解液周期外,还应采取降温措施,在冷风、空调环境或在夜间通风良好的地方充电。
    (5)蓄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一15℃以下)使用,应选用比重大的氢氧化钾,充电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充电后再在低温环境中使用。如确需在低温下充电,宜采用快速充电制或过充电制充电。
    (6)蓄电池正极与外壳相接,所以在使用、带电保存和运输中,导电体不能同时接触蓄电池的正、负极或同时接触外壳与负极。
    (7)对随时使用或短期存放的蓄电池组,充电后可带电解液,拧紧气塞,在25℃以下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对于长期存放的蓄电池组,应在放电状态下倒掉电解液,清理干净,并在导电金属零件上涂上凡士林,以防锈蚀。
    2.蓄电池的检修:
    (1)日常维护
    蓄电池使用中要经常维护,表面应清洁,气塞及绝缘件良好,无泄漏电解液现象,外壳耐碱绝缘的环氧瓷漆层良好。
    定期检查液面高度,应在防护板10~15 mm以上,不够时应添加蒸馏水;调整电解液比重。定期检查每只蓄电池的容量,及时更换电压过低的元件。各连接铜板及接线应无烧痕、腐蚀现象。机车入库检修,需长时间使用控制电源时,应外接电源,用正常充电制充电。机车蓄电池在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中,应注意蓄电池组总电压不低于96 V。
    (2)定期检修
    蓄电池按规定周期自车上拆下作较大范围的检修时,应逐个清扫元件,必要时可用70’180℃热水整体冲洗。检查电槽有无裂纹、漏液现象,气塞、绝缘件及密封件状态是否良好。检查元件的绝缘电阻及容量,每个元件的电压低于1V时应更新。
    检查连接板及接线有无烧损、老化现象,连接螺帽紧固。电槽的漆层及连接板镀层应良I好。双次定修时,应全部分解元件,电槽重新涂刷耐碱的绝缘漆。

  • 第8题:

    千斤顶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千斤顶使用前应擦洗干净,并检查升降部分和各部件是否活动灵活,有无损坏等。
    2.使用千斤顶时,应放在平整坚固的地方。在松软的地面上应铺设垫板以扩大承压面积。垫板的选用要根据地质情况,同千斤顶承受重量大小相适应。千斤顶的顶部和物体的接触处一般应垫木板,以避免物体损坏,且又可防滑。
    3.千斤顶不可超负荷使用。使用时,顶升高度不要超过套筒或活塞上的标志线。如无标志线,其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杆丝扣或活塞总高度的四分之三,以免将套筒或活塞全部顶出,使千斤顶损坏而造成事故。
    4.操作时应先将物体稍微顶起一点,然后检查千斤顶底部的垫板是否平整牢固,千斤顶有偏斜时,必须将千斤顶松下经处理好后才可向上顶升。顶升时应随物体的上升在物体下面垫好保'险楞木,以防千斤顶倾斜或回油而引起活塞突然下降的危险。千斤顶不能代替楞木使用。液压千斤顶放低时,只须微开回油门使其缓慢下放,不能突然下放,以免损坏内部皮碗而使千顶不能使用。
    5.如有几台千斤顶同时顶升一物体时,要统一指挥,并注意同时升降,速度要基本相同,或者串联同步升降,以免升降时物体倾斜而造成事故。
    6.齿条千斤顶松放时,不能突然下降。如突然下降会使内部装置受冲击力,致使摇把跳出打伤人。
    7.千斤顶用好后,应妥善保管好,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不可日晒雨淋。

  • 第9题:

    设备使用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使用前准备工作:
    ①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正确选用润滑油、润滑脂,按质按量及按规定方法对设备作润滑。
    ②操作人员岗前培训。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工作范围,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和技能。
    ③建立健全的设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建立设备维修、保养档案、制定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进行正确使用和爱护设备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自觉爱护设备的风气与习惯。
    ④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尘埃、振动、腐蚀等环境需加以控制。
    (2)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①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规定的操作顺序开机与关机。
    ②设备开始运行时,需密切注意其工作是否正常,待工作正常后方可离开;如发现有异常,应停机检查,待排除影响正常工作的因素后方可恢复运行。如岗位操作人员不能排除故障时,应立即报告。
    ③坚持设备巡查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④做好设备运行的有关记录。
    ⑤做好交接班工作,清点相关材料、器具、工具。
    ⑥设备停止运行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清洁环境卫生。一些设备使用后需及时清洗的,应按规定清洗。

  • 第10题:

    问答题
    对设备内停用时间较长的树脂,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对设备内停用时间较长的树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脱水:应在交换器内充满水,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必须排水,则应密封设备。
    (2)防霜冻:可将树脂浸泡在饱和的食盐水中。
    (3)防止有机物的生长:阳树脂可浸泡于0.5%~1.5%的甲醇溶液中加以保护,阴树脂可用0.1%左右的季胺类溶液进行保护。
    (4)防止水解:可用10%氯化钠溶液将强碱阴离子树脂转化为盐型加以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蓄电池在使用时和检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蓄电池的使用:
    (1)蓄电池使用时,最好采用正常的充放电制度,急用时方可采用快速充电。如遇过放电、反充电、小电流长期放电或间歇放电而造成容量损失,可用过充电制度充电恢复。充放电时,电解液要始终高于极板,低于极板时,应补充蒸馏水或电解液。每使用10~15次充放电循环,应检查并调整电解液比重。
    (2)启用新的或短期(一年以内)存放的蓄电池组,注入电解液后应浸泡2 h以上,然后采用过充电制充电。长期(一年以上)存放的蓄电池组,需经2~3次正常充放电循环,恢复到额定容量后,方可正常充电使用。
    (3)电解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碳酸盐含量,当含量超过50 g/L时,蓄电池容量将显著降低。因此,一般使用一年左右或50~100次充放电循环应更新电解液。更新时应在放电状态下进行,必要时还需用水清洗电槽,然后注入新电解液。
    (4)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蓄电池组容量和寿命均会降低。因此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的电解液。环境温度升高(+35℃以da)影响充电效率,除应及时补加蒸馏水、调整电解液比重和缩短更换电解液周期外,还应采取降温措施,在冷风、空调环境或在夜间通风良好的地方充电。
    (5)蓄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一15℃以下)使用,应选用比重大的氢氧化钾,充电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充电后再在低温环境中使用。如确需在低温下充电,宜采用快速充电制或过充电制充电。
    (6)蓄电池正极与外壳相接,所以在使用、带电保存和运输中,导电体不能同时接触蓄电池的正、负极或同时接触外壳与负极。
    (7)对随时使用或短期存放的蓄电池组,充电后可带电解液,拧紧气塞,在25℃以下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对于长期存放的蓄电池组,应在放电状态下倒掉电解液,清理干净,并在导电金属零件上涂上凡士林,以防锈蚀。
    2.蓄电池的检修:
    (1)日常维护
    蓄电池使用中要经常维护,表面应清洁,气塞及绝缘件良好,无泄漏电解液现象,外壳耐碱绝缘的环氧瓷漆层良好。
    定期检查液面高度,应在防护板10~15 mm以上,不够时应添加蒸馏水;调整电解液比重。定期检查每只蓄电池的容量,及时更换电压过低的元件。各连接铜板及接线应无烧痕、腐蚀现象。机车入库检修,需长时间使用控制电源时,应外接电源,用正常充电制充电。机车蓄电池在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中,应注意蓄电池组总电压不低于96 V。
    (2)定期检修
    蓄电池按规定周期自车上拆下作较大范围的检修时,应逐个清扫元件,必要时可用70’180℃热水整体冲洗。检查电槽有无裂纹、漏液现象,气塞、绝缘件及密封件状态是否良好。检查元件的绝缘电阻及容量,每个元件的电压低于1V时应更新。
    检查连接板及接线有无烧损、老化现象,连接螺帽紧固。电槽的漆层及连接板镀层应良I好。双次定修时,应全部分解元件,电槽重新涂刷耐碱的绝缘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何区别?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破坏而无明显塑性变形,其不能承受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而韧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时有明显塑性变形,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脆性材料在使用时应避免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应尽可能使其处于受压状态;对于受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的构件要选用韧性材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设备内停用时间较长的树脂,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对设备内停用时间较长的树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脱水:应在交换器内充满水,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必须排水,则应密封设备。
    (2)防霜冻:可将树脂浸泡在饱和的食盐水中。
    (3)防止有机物的生长:阳树脂可浸泡于0.5%~1.5%的甲醇溶液中加以保护,阴树脂可用0.1%左右的季胺类溶液进行保护。
    (4)防止水解:可用10%氯化钠溶液将强碱阴离子树脂转化为盐型加以保护。

  • 第14题:

    对教育评价结果教学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第一,相对评价的结果只表明被评价对象在其所在的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不表明其绝对水平,或者说不表明他达到理想目标的程度,因为任何水平的群体中中存在相对位置高的、中等的和低的,同时也不能用来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
    第二,由于相对评价的标准是被评群体的一般水平,是相对的,评价结果也是相对的。如果总体水平低,其中的优秀者也未必真好,往往容易降低客观标准,忽视实际目标的完成情况。因为这种方法适合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不适于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评价。
    第三,在对相对评价分数进行组合时,要注意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第四,当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是以群体的平均数为群体的代表值的,此时求某群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的值时,应用公式由于相对评价只在群体间横向比较,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导向,所以在使用和解释相对评价结果时,要注意 防止不科学的竞争手段及由竞争引起的负面效应发生。对教师也应慎用。

  • 第15题: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应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2)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百分比。
    (3)相对比: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②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正确计算平均率。
    ④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⑤率的标准化。
    ⑥样本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要作假设检验。

  • 第16题:

    电流互感器选择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根据线路电压等级选择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
    (2)低压电路选500V电流互感器。
    (3)根据被测电路负荷电流选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
    (4)与电流互感器配合的指示仪表应是5安量程的交流电流表。
    (5)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绝对不允许开路。

  • 第17题:

    对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一是反馈要及时。
    二是反馈信息要全面。
    三是反馈信息要准确。
    四是反馈方式要多样。
    五是反馈和指导统一。

  • 第18题:

    试述对TDM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合理解释TDM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TDM就其本质来说,只是对药物体内过程即药动学的监测,其结果并不能反映药效学上的高敏性和耐受性,故解释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2)不同检测方法有不同的血药浓度参考值,解释结果时必须使用同方法的有关参考值。目前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往往高于其他方法,尤应注意。
    (3)现在临床TDM使用的方法,检测的都是包括游离的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两部分药物的总浓度。对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若存在血浆蛋白浓度改变、可产生血浆蛋白结合竞争的合并用药时,应考虑总浓度正常,而可发挥作用的游离药物浓度升高的可能。
    (4)在TDM结果出现异常升高时,若排除了分析前和分析中的误差后,应考虑是否存在消除动力学模型转换或遗传性代谢缺陷。

  • 第19题:

    常见防腐剂有哪些?(至少4种)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尼泊金酯、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CO2等。
    使用注意点:
    了解食品本身特性;(污染微生物、PH)  防腐剂的抑菌谱及适用范围;
    防腐剂的理化性质;(溶解性、酸热稳定性) 防腐剂适用的食品种类及用量;
    防腐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混合使用时的用量限制。

  • 第20题:

    在进行燃气负荷预测时,对居民用气量指标选取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要区分用户有无集中采暖设备;
    (2)表6-4中所列指标不适用于瓶装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一般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居民用户比管道供气的居民用户用气量指标低10﹪~15﹪;
    (3)根据调研表明,居民用户用气量指标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小于1﹪,因此在规划燃气用量计算时不必考虑人均用气量随年份而增长的因素;
    (4)表6-4中给出的指标中,未包括燃气热水器(提供不包括洗衣在内的日常及洗涤用热水)的用气定额,若考虑这部分用气,则用气定额需加倍,约在5000MJ/人·年左右。

  • 第21题:

    问答题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应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2)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百分比。
    (3)相对比: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②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正确计算平均率。
    ④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⑤率的标准化。
    ⑥样本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要作假设检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对TDM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合理解释TDM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TDM就其本质来说,只是对药物体内过程即药动学的监测,其结果并不能反映药效学上的高敏性和耐受性,故解释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2)不同检测方法有不同的血药浓度参考值,解释结果时必须使用同方法的有关参考值。目前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往往高于其他方法,尤应注意。
    (3)现在临床TDM使用的方法,检测的都是包括游离的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两部分药物的总浓度。对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若存在血浆蛋白浓度改变、可产生血浆蛋白结合竞争的合并用药时,应考虑总浓度正常,而可发挥作用的游离药物浓度升高的可能。
    (4)在TDM结果出现异常升高时,若排除了分析前和分析中的误差后,应考虑是否存在消除动力学模型转换或遗传性代谢缺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对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一是反馈要及时。
    二是反馈信息要全面。
    三是反馈信息要准确。
    四是反馈方式要多样。
    五是反馈和指导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