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民国期间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二,启发、尊重和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正面施教、渗透熏陶、科学管理和实践 锻炼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引导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第四,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团体和个人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
    过程。
    第五,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长期反复进行、逐步提高的过程。

  • 第2题:

    (2008年真题)简述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的主要特点有:
    (1)继受西方国家通行的刑事法律原则,并注重采纳与中国宗法伦理原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在立法方面,继受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以及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在罪名和刑罚上,一准西方国家通行良规。同时,为适应中国传统的宗法伦理精神,刑法典注重吸收西方

  • 第3题:

    简述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1935年1月1日公布修订第 二部《中华民国刑法》,通称“新刑法”。与旧刑法相比,新刑法吸收了西方最`新的刑法理论和立法经验,作了较大的修改:由“客观主义”改为“侧重于主观主义”,强调犯罪性质而非客观后果;由“报应主义”改为“侧重于防卫社会主义”,强调“保全与教育机能”,引进保安处分制度。

    新刑法分总则、分则两编,共357条。总则12章,为法例、刑事责任、未遂犯、共犯、刑名、累犯、数罪并罚、刑之酌科及加减、缓刑、假释、时效、保安处分;分则35章,规定各种罪名及刑罚。新刑法的主要特点是:

    其一,继受西方国家通行的刑事法律原则,注重采纳与传统宗法伦理原则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在立法原则方面,继受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以及刑罚人道主义等原则;在罪名体系和刑罚制度方面,一准西方国家通行良规。为适应传统的宗法伦理精神,刑法典还注重吸纳西方刑事立法中对亲属犯罪的特别规定,如对侵害直系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采取加重处罚原则。为继承传统的宗法伦理精神,刑法典保留了更多传统中国刑法的痕迹,如对侵害直系尊亲属的犯罪行为,采取加重处罚原则;同居相为隐原则得到一定的体现,如规定罪犯的配偶、五亲等内之血亲或姻亲犯便利犯人逃脱、藏匿犯人、湮灭证据等犯罪,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亲族间犯盗可以免于处罚、适用亲告;纵容纳妾。刑法典设有重婚罪,但纳妾不属于重婚范围。最 高法院在判例中明确指出:“所谓重婚及相婚,均指正式婚姻而言,如未正式结婚,纵令事实上有同居关系,仍难以成立该罪。

    其二,在时间效力上取“从新从轻主义”,但保安处分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的“附条件从新主义”。在空间效力上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为辅,兼取特定犯罪的保护主义和世界主义。

    其三,采取社会防卫主义,增设保安处分。刑罚分主刑和从刑,分别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褫夺公权、没收。保安处分增设专门一章,是受西方国家社会防卫主义主流刑法思想和立法实践影响的体现。保安处分是用来补充或替代刑罚以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制性措施,其适用对象是未成年的少年犯及有犯罪或妨碍社会秩序嫌疑之人。有拘禁(拘于一定场所实施感化教育)和非拘禁(监视、限制活动自由)两种方式。作为刑罚的补充,保安处分有其合理性。

  • 第4题:

    简述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内容。
    教育宗旨上:“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共道德”。

  • 第5题:

    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时间上贯穿人生全过程。
    (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空间上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3)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有助于人的完善的各种学习内容都包含其中。

  • 第6题:

    简述江泽民国防和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军事战略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导军队建设;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2.军队建设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确保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努力提高军队正规化水平;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军队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3.国防建设思想: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 第7题: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十分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教育是一个构造过程。
    (2)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主张以“结构”的框架去处理大量的信息。
    (3)提倡“从发现中学习”,其实质是模拟正式的科学研究方法。
    (4)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是传授功课,而是组织情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动机,进而主动寻求问题的解答。

  • 第8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和颁行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和袁世凯为代表的反革命派之间围绕政权问题而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首先,在确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体的前提下,于权力的分配上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相对缩小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其次,在行政权的配置方面,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目的就是以内阁牵制总统,以防止总统个人独裁,并为将来实行政党内阁打下基础。
    最后,临时约法对于其修改程序的规定,较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修改程序更为严格。一般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经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就可以修改。而临时约法,则从修改约法的议案的提出,到修改约法会议议员的出席和修改内容的表决都规定了较严格的百分比。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民国期间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以当时的政府法令为准绳。国民党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教育政策贯穿全书,并成为教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2)提倡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把教育管理当作一种专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分工,并进行岗位培训才能上任。
    (3)提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一是应当对教育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专业工作分析,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等管理资源,以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程序。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各项事务,如学校建设、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都要经过专家的论证,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和实施。
    (4)提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一是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反对专制和独裁式管理;二是重视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三是强调校风、校训的建设,以增强教育管理的凝聚力。
    书中体现了学者们对教育管理的理想化追求,并不是民国期间教育管理的现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语文训练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文训练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内容的随机性:
    (1)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素的广泛性,但不具有象德育颗那样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2)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但不具有象政治活动或班主任工作那样的具体针对性。
    (二)方法的多样性:既有公开性、理论性的和灌输性,更有渗透性、感染性和陶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有:
    (1)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2)启发、尊重和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正面施教、渗透熏陶、科学管理和实践锻炼相统一的过程。
    (3)引导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团体和个人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长期反复进行、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时间上贯穿人生全过程。
    (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空间上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3)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有助于人的完善的各种学习内容都包含其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在教育思想上的 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其主要特点有: (1)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兴衰维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倡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2)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 (3)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合乎儿童年龄特征,同时涵盖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4)要求解放妇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倡导妇女教育。(5)设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急需师资。(6)提倡“西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以治西学为当务之急”。

  • 第14题:

    简述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1)以孙中山的“遗教”(三民主义)作为立法的根本原则。 (2)颁布了数量众多的特别法。 (3)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标志的国家成文法律体系。 (4)不成文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 第15题:

    简述光谱教育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和评估相结合。
    (二)课程的开展以儿童的强项为线索。
    (1)具体的学习情境下发现儿童的强项。
    (2)发展儿童的强项。
    (3)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发展性评估。
    (1)以发现儿童的强项为其评估的目标和重点。
    (2)在真实情景下进行。
    (3)范围和程度广泛而深入。
    (4)手段多样化。
    (5)动态性。
    (四)学习环境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1)一个丰富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2)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和工作任务。

  • 第16题:

    简述学校国防教育与全民国防教育的关系。


    正确答案: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17题:

    简述清末至民国教育宗旨演进的历程。


    正确答案: (1)洋务派“中体西用”政纲;
    (2)1906年学部颁定“五项教育宗旨”;
    (3)1912年中华民国颁行“四项教育宗旨”;
    (4)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推行“党化教育方针”;
    (5)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 第18题:

    简述《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规定的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一)国防理论
    (二)国防知识
    (三)国防历史
    (四)国防法规
    (五)国防形势与任务
    (六)国防技能

  • 第19题: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都引进了哪些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清末学前教育的引入。一是引进日本的学前教育。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确定了教育要向日本学习的政策。20世纪初便掀起了一个留学日本和官员对日本考察的高潮。二是传教士输入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蒙养院建立以前,西方传教士早已在中国首创了幼稚园,并且把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了中国有识之士的重视。清末民初,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多表现在制度的建立和具体的实施上;西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它以“潜在”的形式早于日本,客观地存在并发展。
    (2)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五四运动以后,在我国幼教战线的实践改革中,吸取了福禄倍尔幼儿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福禄倍尔注重自然、尊重儿童自由等思想,已有不少教育家能够在理论上予以分析评判。
    (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在我国最奥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于1913年在《教育杂志》发表《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同年又发表《蒙台梭利新教育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法取得的成就等。
    (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中国兴起和广泛传播,是1919年杜威来华以后形成的。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学校国防教育与全民国防教育的关系。

    正确答案: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内容。

    正确答案: 教育宗旨上:“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共道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和颁行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和袁世凯为代表的反革命派之间围绕政权问题而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首先,在确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体的前提下,于权力的分配上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相对缩小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其次,在行政权的配置方面,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目的就是以内阁牵制总统,以防止总统个人独裁,并为将来实行政党内阁打下基础。
    最后,临时约法对于其修改程序的规定,较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修改程序更为严格。一般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经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就可以修改。而临时约法,则从修改约法的议案的提出,到修改约法会议议员的出席和修改内容的表决都规定了较严格的百分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

    正确答案: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开宗明义的概括了儒教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精辟论断,巧妙地提出了治国平天下要以“教育为本的思想”。内容有:①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有教无类”②关于学制的构想。“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③关于视学制度:提倡帝王亲自视学,以示国家尊师重教。主张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视学制度,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教育视察,以正确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