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得出以下几项经验:
(1)落实教育任务
(2)建立合理结构
(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4)实施教学评价
更多“简述国外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比较教育借鉴时代及其研究的特点。
    所谓“借鉴时代”,是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从1817年到19世纪末。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并积极借鉴别国教育经验改善本国的教育。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积极考察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是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但这种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忽视对别国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 第2题:

    研究比较教育学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应注意以下原则:
    (1)求是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过程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 第3题:

    国外的传播学研究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一)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枪弹论”,受当时的“刺激-反应”模式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有限效果模式”
    (二)中期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适度效果模式”
    一方面,传播学研究从传播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传播学研究在多个地区开始进行并出现不同的派别。
    (三)当代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大效果模式”
    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传播学的范围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同时,传播学研究中派别分流日益明显。“批判学派”(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性)和“经验学派”(强调传播实践)相对峙。

  • 第4题:

    简述比较教育学科蓬勃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三点,第一,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第二,研究方法与观点多种多样;第三,研究成果丰富。

  • 第5题: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 第6题:

    简述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1)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定调研课题、成立调研小组、明确调研任务及要求;
    (2)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确定调查方法、搜集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和综合提炼调研成果;
    (3)完成阶段,主要是撰写调研报告。

  • 第7题:

    教育学创立阶段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3)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比较教育借鉴时代及其研究的特点。

    正确答案: 所谓“借鉴时代”,是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从1817年到19世纪末。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并积极借鉴别国教育经验改善本国的教育。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积极考察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是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但这种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忽视对别国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五点,第一,明确了研究的指导思想;第二,扩大了研究队伍;第三,研究成果丰富;第四,开设了比较教育学课程;第五,开展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国外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得出以下几项经验:
    (1)落实教育任务
    (2)建立合理结构
    (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4)实施教学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密码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密码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古代加密方法。特点:作为密码学发展的起始阶段,所用方法简单,体现了后来发展起来的密码学的若干要素,但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主要基于手工的方式实现。 
    (2)古典密码。特点:加密方法一般是文字置换,使用手工或机械变换的方式实现。古典密码系统已经初步体现出近代密码系统的雏形,它比古代加密方法更复杂,但其变化量仍然比较小。转轮机的出现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传统密码学有了很大的进展,利用机械转轮可以开发出极其复杂的加密系统,缺点是密码周期有限、制造费用高等。
    (3)近代密码。特点:这一阶段密码技术开始形成一门科学,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设计出更为复杂的密码系统,密码理论蓬勃发展,密码算法设计与分析互相促进,出现了大量的密码算法和各种攻击方法。另外,密码使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而且出现了以DES为代表的对称密码体制和RSA为代表的非对称密码体制,制定了许多通用的加密标准,促进网络和技术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适筋梁破坏三个阶段的受力特点及其与计算的联系?

    正确答案: (1)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其阶段末Ia为抗裂验算的依据;
    (2)第II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为裂缝跨度和挠度计算依据;
    (3)第III阶段,破坏阶段,其阶段末IIIa为承载力计算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949~1988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1988~2001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2001年11月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 第14题: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如下:
    (1)基本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
    (3)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 第15题:

    简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五点,第一,明确了研究的指导思想;第二,扩大了研究队伍;第三,研究成果丰富;第四,开设了比较教育学课程;第五,开展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 第16题:

    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原理:在某一特定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按不同的暴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亚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各组人群待研究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检验和评价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关系.
    特点:①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②属于观察性研究;③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④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 第18题: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正确答案:(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的《教育学》。

  • 第19题:

    简述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青春期(13-18岁)在两性关系上,性心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异性疏远期。在青春期开始时,少男少女对性的差别特别敏感。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了春情萌动的朦胧感觉,把异性的秘密和男女之间的关系也看得很神秘。这使得他们在与异性的接触和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一种羞涩、忸怩或不自然的感觉,并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深虑与异性的接触会引起别人的耻笑或议论,因而出现了“心有相互吸引之力,而行又相互疏远”的现象。这些现象与性爱无关,是一种好奇与无知并存的现象。
    (2)异性接近期。在完全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生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生活阅历的日趋增加,青少年对异性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性意识的情感体验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异性间羞涩心理较之前期大大减少,已不满足于对异性那种朦胧的、隐蔽的、泛泛的好感和爱慕了,而是希望通过与异性交往,有选择地寻找自己倾心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青少年男女结束了异性疏远期,取而代之的是异性接近期。个体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显著增强,乐意与异性一起参加活动,喜欢与异性相处,力求成为对异性颇有魅力的人。
    (3)异性恋爱期。进入青春中、后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知识面的日益增加、生活视野的日趋扩大、个性发展的不断成熟,青年对性爱意识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对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正确的态度,开始各自扮演社会赋予的特定性别角色。男青年往往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华来博得所追求女性的欢心,同时在异性面前尽情表现自己的长处。女青年则在外表上学会打扮自己,以吸引异性注意,在性格上变得腼腆、矜持,学会深藏自己的感情。一旦一对青年男女建立了爱情关系,爱情力量会对他们各自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导致青年在行为上有以下几种表现:一对性知识的追求;二对异性的爱慕;三性欲望、性冲动与性行为;四自慰行为的普遍性。个体在青春期表现出以下心理特点:一独立性增强;二情绪两极化;三心理加上“锁”;四心理向成熟过渡;五行为易冲动。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如下:
    (1)基本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
    (3)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原理:在某一特定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按不同的暴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亚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各组人群待研究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检验和评价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关系.
    特点:①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②属于观察性研究;③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④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

    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

    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

    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

    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学前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

    正确答案: 1.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非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研究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学前教育自身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研究时必须全面、充分考虑其关系。
    2.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非静止、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分析问题。研究必须适当追溯历史,搞清学前教育的来龙去脉;同时高瞻远瞩,展望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3.用实践标准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非主观想象来分析判读问题。实践原则:一是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科学分析;二是研究后得出的经验、规律等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外国的新的学前教育制度理论并不一定好而合理。只有实践证明有良好效果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东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