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快速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时间等于网络最大传播时延的()倍。”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以太网中,一个数据帧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起到该数据帧完全到达另一个站点的总时间等于()。

    A、数据传输时延的2倍

    B、信号传播时延加上数据传输时延

    C、数据传输时延减去信号传播时延

    D、信号传播时延的2倍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对于基带总线,冲突检测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最大传播时延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正确答案:B
    载波监听只能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但无法完全避免冲突。为了高效地实现冲突检测,在CSMA/CD中采用了边发送边听的冲突检测方法,也就是发送者一边发送,一边自己接收,如果发现结果不同,马上停止发送,并发出冲突信号。这时,所有的站都会收到阻塞信息,并都会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监听,而等待的时间长度对网络的稳定有很大影响。常用的策略是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具体如下。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量为L=2。
    (2)退避间隔取1~L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个时间片为2a(双向传播时间为2a,即a=0.5)。
    (3)当帧重复1次冲突时,则将参量L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这个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错误。
    正是因为采用了边发边听的检测方法,所以检测冲突所需要的最长时间是网络传播延迟的2倍(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这是对于基带系统而言的,有些宽带系统需要网络传播延迟时间的4倍),这称为冲突窗口。因此,为了保证在信息发送完成之前能够检测到冲突,发送的时间应该大于等于冲突窗口,也就规定了: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 第3题:

    为了避免临时路由回环,假设STP配置消息传播到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为Forward Delay,则端口由阻塞状态进入转发状态时,要经过的时延至少为()。

    A.0.5倍Forward Delay

    B.1倍Forward Delay

    C.2倍Forward Delay

    D.3倍Forward Delay


    答案:C

  • 第4题: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主要考虑()。

    • A、发送时延
    • B、传播时延
    • C、处理时延
    • D、排队时延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总时延包括()

    • A、发送时延
    • B、传播时延
    • C、排队时延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 A、1倍
    • B、2倍
    • C、4倍
    • D、2.5倍

    正确答案:B

  • 第7题:

    CSMA/CD的代价是用于检测冲突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时延的()。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是根据()来设定的。

    • A、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 B、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 C、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 D、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CSMA/CD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输时延的()。
    A

    4倍

    B

    3倍

    C

    2.5倍

    D

    2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快速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时间等于网络最大传播时延的()倍。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快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相比,()提高了10倍。
    A

    网络性能

    B

    网络吞吐量

    C

    网络覆盖范围

    D

    网络用户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对于基带总线而言,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输延迟的()倍。而对于宽带而言,冲突检测时间为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延迟的()倍。

    正确答案: 二、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以太网的标准中,10BASE-T采用3类UTP,规定从收发站到有源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63)米。100BASE-TX把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10倍,同时网络的覆盖范围(164)。假设tPHY表示工作站的物理层时延,C表示光速,S表示网段长度,tR表示中继器的时延,在10BASE-5最大配置的情况下,冲突时槽约等于(165)。

    A.100

    B.185

    C.300

    D.1000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50)。

    A.1倍

    B.2倍

    C.4倍

    D.2.5倍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快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相比,()提高了10倍。

    A.网络性能

    B.网络吞吐量

    C.网络覆盖范围

    D.网络用户数


    参考答案:B

  • 第16题: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了()。

    • A、发送时延
    • B、传播时延
    • C、处理时延
    • D、排队时延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对于基带总线而言,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输延迟的()倍。而对于宽带而言,冲突检测时间为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延迟的()倍。


    正确答案:二、四

  • 第18题:

    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CSMA/CD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输时延的()。

    • A、4倍
    • B、3倍
    • C、2.5倍
    • D、2倍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为了避免临时路由回环,假设STP配置消息传播到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为Forward Delay,则端口由阻塞状态进入转发状态时,要经过的时延至少为()

    • A、0.5倍Forward Delay
    • B、1倍Forward Delay
    • C、2倍Forward Delay
    • D、3倍Forward Delay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快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相比,()提高了10倍。

    • A、网络性能
    • B、网络吞吐量
    • C、网络覆盖范围
    • D、网络用户数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是根据(  )来设定的。
    A

    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B

    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C

    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D

    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

    B

    2倍

    C

    4倍

    D

    2.5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CSMA/CD的代价是用于检测冲突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时延的()。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