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原稿上做十字准星,以便各张底片对准。”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 A、印版
    • B、原稿
    • C、底片
    • D、油墨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照相排版是()

    • A、指拍照原稿
    • B、指打字编辑制作文稿底片
    • C、指照相稿印刷
    • D、摄影制作印版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是用于将油墨传递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 A、印版
    • B、原稿
    • C、底片
    • D、印刷压力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对不等厚焊缝要使底片黑度较均匀,能同时观察整张底片上的焊缝,应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正确答案: (1)采用较高的管电压,以增大宽容度;
    (2)采用双胶片技术:用感光速度不同的二张胶片同时曝光,用感光速度快的观察厚的部位,感光速度慢的观察薄的部位;
    (3)调强源的位置:对于厚度差不大筒体与封头连接的焊缝,由于射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调整射线源位置,使其焦距对厚的部位小于薄的部位。这样不同被检部位的射线强度趋于一致;
    (4)采用补偿:用补偿泥或补偿膏贴在薄处,使其厚度趋于一致,减少透照厚度差。

  • 第5题:

    十字准星是用在()

    • A、制作底片时套印定位用
    • B、印刷时贴于版上
    • C、印刷时贴于印刷台上
    • D、印刷时贴于被印物上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_____________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_________螺旋。


    正确答案:物镜对光 目镜对光

  • 第7题:

    最适合印刷复制用的模拟原稿是()。

    • A、彩色照片
    • B、印刷品
    • C、照相底片
    • D、天然色正片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透射原稿包括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正片和()底片。


    正确答案:黑白

  • 第9题:

    水准测量仪粗略调平后,先调整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用望远镜的准星瞄准水准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问答题
    在一张底片上怎样拍出分身照片?

    正确答案: 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拍出一个人的几种姿态,称为分身照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不论哪种方法,相机必须用三脚架稳固于同一地点。
    1.挡镜头分身法:有一种特殊的遮光罩,它能将镜头遮掩一半,底片近1/2的面积不能曝光。使用它,先拍一次人像,移动被摄人物位置的同时,把遮光罩转过180°,再拍一次。于是,同一人物两次出现在同一底片上。没有这种遮光罩,可用黑纸贴住UV镜的一半代用。黑纸贴住的一半应略小于透光部分的面积,这样做,可使中间接缝不易被发现。如果超过一半面积,中间接缝感光不足,照片就会出现明显的中间黑线。明白了其中道理后,除了可拍上述的一分为二的照片,还可以拍一底三影的照片。具体拍摄时,将相机固定于三脚架上,选一个较简单的背景,人物的脸以相对为宜,至少要半侧或面向镜头。曝光量没有特殊要求,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
    2.黑色背景法:用黑色背景,是想不让底片感光。这种拍摄方法常用来拍摄儿童的左、中、右三个位置的头像。拍摄前应注意算好构图位置,避免重叠。三次的拍摄距离应相同。曝光量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若背景较亮、也可适当减少些。
    3.叠影分身法:采用黑色或深色背景,先拍一个暗淡的头像侧影轮廓,曝光量要比正常曝光减少2~3级。第二次曝光时,把清晰的影像就叠印在这个轮廓范围以内,曝光量正常或是略为减少。具体拍摄时,为使叠印准确,最好先画个设计图,做到心中有数。若使用双镜头反光相机,能在取景器材上作标记就更加准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头颅侧位中心线,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B

    对准外耳孔后、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C

    对准外耳孔前、下各2.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D

    对准外耳孔后、下各2.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E

    对准外耳孔前、上各3.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头颅侧位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检测器。

  • 第12题:

    多选题
    望远镜由()等主要部分组成。
    A

    物镜

    B

    准星

    C

    十字丝

    D

    目镜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一张底片上怎样拍出分身照片?


    正确答案: 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拍出一个人的几种姿态,称为分身照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不论哪种方法,相机必须用三脚架稳固于同一地点。
    1.挡镜头分身法:有一种特殊的遮光罩,它能将镜头遮掩一半,底片近1/2的面积不能曝光。使用它,先拍一次人像,移动被摄人物位置的同时,把遮光罩转过180°,再拍一次。于是,同一人物两次出现在同一底片上。没有这种遮光罩,可用黑纸贴住UV镜的一半代用。黑纸贴住的一半应略小于透光部分的面积,这样做,可使中间接缝不易被发现。如果超过一半面积,中间接缝感光不足,照片就会出现明显的中间黑线。明白了其中道理后,除了可拍上述的一分为二的照片,还可以拍一底三影的照片。具体拍摄时,将相机固定于三脚架上,选一个较简单的背景,人物的脸以相对为宜,至少要半侧或面向镜头。曝光量没有特殊要求,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
    2.黑色背景法:用黑色背景,是想不让底片感光。这种拍摄方法常用来拍摄儿童的左、中、右三个位置的头像。拍摄前应注意算好构图位置,避免重叠。三次的拍摄距离应相同。曝光量每一次均按正常曝光,若背景较亮、也可适当减少些。
    3.叠影分身法:采用黑色或深色背景,先拍一个暗淡的头像侧影轮廓,曝光量要比正常曝光减少2~3级。第二次曝光时,把清晰的影像就叠印在这个轮廓范围以内,曝光量正常或是略为减少。具体拍摄时,为使叠印准确,最好先画个设计图,做到心中有数。若使用双镜头反光相机,能在取景器材上作标记就更加准确。

  • 第14题:

    ()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 A、印版
    • B、承印物
    • C、底片
    • D、原稿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射线探伤时,在胶片暗盒和底部铅板之间放一个一定规格的B字铅符号,如果经过处理的底片上出现B的亮图像,则认为()

    • A、这一张底片对比度高,像质好
    • B、这一张底片清晰度高,灵敏度高
    • C、这一张底片受正向散射线影响严重,像质不符合要求
    • D、这一张底片受背向散射影响严重,像质不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实际照相中,底片上各点的Ug值是否变化?有何规律?


    正确答案: 实际照相中,底片上不同部位影像的Ug值是不同的,但为了简化计算,便于应用,有关技术标准仅以透照中心部位的最大Ug值作为控制指标。对不同部位Ug值的变化忽略不计。底片上不同部位的Ug值变化规律如下:
    (1)焦点尺寸变化引起Ug值变化,由于Χ射线管的结构原因,沿射线管轴向不同位置焦点投影尺寸是变化的。阳极侧焦点小,阴极侧焦点大。因此底片上偏向阳极一侧的部位Ug值小,偏向阴极一侧的部位Ug值大。
    (2)L2/L1变化引起Ug值变化,透照纵缝时,被检区域各点的L2/L1值是定值,Ug值不发生变化。但在透照环缝时,各点的L2/L1值是变化的,因此Ug值也发生变化。例如,环缝外透法和F≠R的环缝内透法,端部的L2/L1值都比中心部位要大,因此端部的Ug值也会增大。

  • 第17题:

    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进行物镜对光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目镜对光螺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电报所向沿线各站办理车递电报时,应在原稿上填记()时间。

    • A、收到
    • B、发报
    • C、受理
    • D、送出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传真按其发送原稿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 A、二值纯真
    • B、真迹传真
    • C、底片传真
    • D、照片传真
    • E、胶片传真

    正确答案:B,D,E

  • 第20题:

    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目镜调焦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物镜调焦螺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问答题
    对不等厚焊缝要使底片黑度较均匀,能同时观察整张底片上的焊缝,应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正确答案: (1)采用较高的管电压,以增大宽容度;
    (2)采用双胶片技术:用感光速度不同的二张胶片同时曝光,用感光速度快的观察厚的部位,感光速度慢的观察薄的部位;
    (3)调强源的位置:对于厚度差不大筒体与封头连接的焊缝,由于射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调整射线源位置,使其焦距对厚的部位小于薄的部位。这样不同被检部位的射线强度趋于一致;
    (4)采用补偿:用补偿泥或补偿膏贴在薄处,使其厚度趋于一致,减少透照厚度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一张底片上可以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透射原稿包括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正片和()底片。

    正确答案: 黑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