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一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S=√(p(p-a)(p-b)(p-c)),p=(a+b+c)/2,以下等价类测试用例中,不属于无效等价类的是()。A、a=5,b=3,c=6B、a=2,b=3,c=5C、a=7,b=3,c=3D、a=2,b=6,c=3

题目

计算一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S=√(p(p-a)(p-b)(p-c)),p=(a+b+c)/2,以下等价类测试用例中,不属于无效等价类的是()。

  • A、a=5,b=3,c=6
  • B、a=2,b=3,c=5
  • C、a=7,b=3,c=3
  • D、a=2,b=6,c=3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一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S=√(p(p-a)(p-b)(p-c)),p=(a+b+c)/2,以下等价类测试用例中,不属于无效等价类的是()。A、a=5,b=3,c=6B、a=2,b=3,c=5C、a=7,b=3,c=3D、a=2,b=6,c=3”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inta[]={1,2,3,4,5},*p=a;”,则以下各选项中对数组元素访问错误的是()。

    A.p[p-a]

    B.*p2

    C.a[5]

    D.a[3]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int a[3][3]={1,2,3,4,5,6,7,8,9,},*p;main(){p=(int*)ma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int a[3][3]={1,2,3,4,5,6,7,8,9,},*p; main() { p=(int*)malloc(sizeof(int)); f(p,a); printf("%d\n”,*p); free(p);} f(int *s,intp [][3]) { *s=p[1][1];}

    A.1

    B.4

    C.7

    D.5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维数组元素引用的方法。题中用动态存储分配函数malloc分配了一个int型数据长度大小的内存,然后指针p指向了这段内存,函数f()中对p所指向的数据进行了赋值,p[1][1]为二维数组第二行第二列的元素,对应于实参a的元素5,所以输出结果为5。

  • 第3题:

    针对是否对无效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将等价类测试分为( ) 1) 标准(一般)等价类测试 2) 健壮等价类测试 3) 弱等价类测试 4) 强等价类测试

    A.3)4)

    B.1)2)

    C.1)3)

    D.2)4)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以下关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规定输入值a的范围为1~99,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a|1<=a<=99|,无效等价类{a|a<1或者a>99}
    B.如果规定输入值s的第一个字符必须为数字,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s|s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无效等价类{s|s的第一个字符不是数字}
    C.如果规定输入值x取值为1,2,3三个数之一,那么得到4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x|x=1)、{x|x=2}、{x|x=3},无效等价类(x|x≠1,2,3}
    D.如果规定输入值i为奇数,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i|i是奇数}无效等价类{i|i不是奇数}

    答案:A
    解析:
    划分等价类的6条原则:(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6)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地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故A选项中是规定了取值范围,所以应该是一个有效等价类和2个无效等价类,正确答案为A

  • 第5题:

    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8位长数字类型用户名登录操作的测试用例,应该分成( )个等价区间。

    A.2
    B.3
    C.4
    D.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的办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除非等价类中的某些例子属于另一等价类,因为几个等价类是可能相交的)。本题规定了用户名必须是8位长并且数字类型,因此,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区间:8位长数字,和三个无效等价区间:非8位长数字、8位长非数字、非8位长非数字。因此,选择C.4。参考答案:C

  • 第6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3)处应选择()

    • A、1个
    • B、7个左右
    • C、一半
    • D、尽可能少的
    • E、尽可能多的
    • F、全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2)处应选择()

    • A、1个
    • B、7个左右
    • C、一半
    • D、尽可能少的
    • E、尽可能多的
    • F、全部

    正确答案:E

  • 第8题:

    有定义:int a[5][4],(*p)[4]=a;,则*(*(p+2)+3)等价于()。

    • A、a[2][0]
    • B、a[2][1]
    • C、a[2][2]
    • D、a[2][3]

    正确答案:D

  • 第9题:

    评审员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可以分为()类。

    • A、6
    • B、5
    • C、3
    • D、2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计算一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S=√(p(p-a)(p-b)(p-c)),p=(a+b+c)/2,以下等价类测试用例中,不属于无效等价类的是()。
    A

    a=5,b=3,c=6

    B

    a=2,b=3,c=5

    C

    a=7,b=3,c=3

    D

    a=2,b=6,c=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ruct S{ int n; int a[20];};void f(struct S *p){ int i,j,t; for(i=0;in-1;i++)  for(j=i+1;jn;j++)   if(p->a[i]>p->a[j])   {    t=p->a[i];    p->a[i]=p->a[j];    p->a[j]=t;   }}main(){ int i; struct S s = {10,{2,3,1,6,8,7,5,4,10,9}}; f(&s); for(i=0;i
    A

    1,2,3,4,5,6,7,8,9,10,

    B

    10,9,8,7,6,5,4,3,2,1,

    C

    2,3,1,6,8,7,5,4,10,9,

    D

    10,9,8,7,6,1,2,3,4,5,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将结构体变量的地址作为实参传递,函数调用可以修改实参结构体中成员的值。函数f的作用是,把p指向的struct中的数组a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序。答案选择A选项。

  • 第12题:

    单选题
    在Z7中,4的等价类和6的等价类的和几的等价类相等?()
    A

    10的等价类

    B

    3的等价类

    C

    5的等价类

    D

    2的等价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int a[3][3]={1,2,3,4,5,6,7,8,9,},*p;main(){p=(int*)ma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int a[3][3]={1,2,3,4,5,6,7,8,9,},*p; main() { p=(int*)malloc(sizeof(int)); f(p,a); printf("%d\n",*p); free(p);} f(int *s, int p[][3]) { *s=p[1][1];}

    A.1

    B.4

    C.7

    D.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维数组元素引用的方法。题中用动态存储分配函数malloc分配了一个int型数据长度大小的内存,然后指针p指向了这段内存,函数f()中对p所指向的数据进行了赋值,p[1][1]为二维数组第二行第二列的元素,对应于实参a的元素5,所以输出结果为5。

  • 第14题:

    某公司招聘人员,其要求为:学历:本科及以上;专业: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年龄 :22-30 岁。 (1)请划分出各条件的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给出弱一般等价类、强一般、弱健壮等价类法的测试用例 (3)写出强健壮法设计的测试用例的个数


    正确答案:学历:有效等价类:{(1)本科}; 无效等价类{(2)专科} 专业:有效等价类:{(3)计算机,(4)通信,(5)自动化},无效等价类{(6)英语} 年龄:有效等价类:{(7)25};无效等价类:{(8)20,(9)33} 弱一般等价类,强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 (本科,计算机,25),(本科,通信,25),(本科,自动化,25) 弱健壮测试用例 (本科,计算机,25),(本科,通信,25),(本科,自动化,25) (专科,计算机,25),(本科,英语,25),(本科,计算机,20) (本科,计算机,33) 强健壮测试用例个数:24个

  • 第1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航空公司的会员卡分为普卡、银卡、金卡和白金卡4个级别,会员每次搭乘该航空公司航班均可能获得积分,积分规则如表2-1所示。此外,银卡及以上级别会员有额外积分奖励,奖励规则如表2-2所示。公司开发了一个程序来计算会员每次搭乘航班历累积的积分,程序的输入包括会员级别B、舱位代码C和飞行公里数K,程序的输出为本次积分S 。其中,B和C三字母且大小写不敏感,K为正整数,S为整数(小数部分四舍五入)。

    【问题l】(7分) 采用等价类型划分法对该程序进行测试,等价类表如2-3所示,请补充空(1)-(7) 表2-3 等价类表 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编号 无效等价类 编号 会员等级B F 1 非字母 12 S 2 非单个字母 13 G 3 (5) 14 (1) 4 舱位代码C F 5 非字母 15 (2) 6 (6) 16 (3) 7 R/B/H/K/L/M/W 8 Q/X/U/E 9 P/S/G/O/J/V/N/T 10 飞行公里数K (4) 11 非整数 17 (7) 18 【问题2】(13分) 根据以上等价类表设计的测试用例如表24所示,请补充空(1)~(1 3)。 表2-4 编号 输入 覆盖等价类(编号) 预期输出S B C K 1 F F 500 1,5,11 (1) 2 S Z (2) 2,6,11 825 3 G A 500 (3) 781 4 P (4) 500 4,8,11 750 5 (5) Q 500 1,9,11 250 6 F P 500 1,10,11 (6) 7 (7) P 500 12,10,11 N/A 8 (8) F 500 13,5,11 N/A 9 A Z 500 14,6,11 N/A 10 S (9) 500 2,15,11 N/A 11 S (10) 500 2,16,11 N/A 12 S Q (11) 2,9,17 (12) 13 S P (13) 2,10,18 N/A


    正确答案:【问题1】
    1:P         2:Z/C     3:A/D/I /Y     4:正整数
    5:非FSGP的字母          6:  非规定仓位的字母         7:非正数
    【问题2】
    1:1000            2:500              3:3,7,11            4:R/B/H/K/L/M/W
    5:F          6:0                   7:9                            8:GG
    9:3                   10:X                11:300.3                12:N/A                 13:-200/0


  • 第16题:

    以下关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规定输入值a的范围为1~99,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a|1<=a<=99|,无效等价类{a|a<1或者a>99}
    B.如果规定输入值s的第一个字符必须为数字,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s|s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无效等价类{s|s的第一个字符不是数字)
    C.如果规定输入值x取值为1,2,3三个数之一,那么得到4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x|x=1}、{x|x=2}、{x|x=3},无效等价类{x|x≠1,2,3}
    D.如果规定输入值i为奇数,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i|i是奇数},无效等价类{i|i不是奇数}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
    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如果规定了一组输入数据(假设包括n个输入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每个值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所有不允许的输入值的集合);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该集合有效值之外);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或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本题中,选项A属于规定了输入数据的取值范围,因此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等价类{a|1<=a<=99|和两个无效等价类{a|a<1}、{a|a>99}。

  • 第17题:

    以下关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如果规定输入值string1必须以'\0'结束,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string1|string1以'\0'结束},无效等价类{string1|string1不以'\0'结束}
    B.如果规定输入值int1取值为1,一1两个数之一,那么得到3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int1|int1=1}、{int1|int1=-1},无效等价类{int1|int1≠1并且int1≠-1}
    C.如果规定输入值int2的取值范围为-10~9,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int2|-10<=int2<=9},无效等价类{int2|int2<=-10或者int2>9}
    D.如果规定输入值int3为质数,那么得到两个等价类,即有效等价类{int3|int3是质数},无效等价类{int3|int3不是质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该集合有效值之外);如果规定了一组输入数据(假设包括n个输入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每个值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所有不允许的输入值的集合);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或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本题中,选项C属于规定了输入数据的取值范围,因此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等价类{int2|-10<=int2<=9}和两个无效等价类{int2|int2<-10}、{int2|int2>9}。参考答案:C

  • 第18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1)处应选择()

    • A、等价类划分
    • B、边值分析
    • C、因果图
    • D、判定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你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测试人员,负责测试该系统的图形化界面的功能。该功能的界面由3个参数组成,这些参数之间没有相互制约关系。  假如你采用等价类划分技术,分别得到了每个参数的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如下所示:  1. 参数1:有效等价类为EP1.1和EP1.2;而无效等价类为iEP1.3和iEP1.4;  2. 参数2:有效等价类为EP2.1;而无效等价类为iEP2.2和iEP2.3;  3. 参数3:有效等价类为EP3.1;而无效等价类为iEP3.2、iEP3.3和iEP3.4。   你作为该系统的测试人员,准备采用等价类划分技术设计测试用例。假如测试团队针对等价类划分获取测试用例的基本原则如下:  1. 针对有效的测试用例(正向测试用例),参数有效等价类之间的组合采用的笛卡尔乘积得到(即参数有效等价类取值进行完全组合);  2. 针对无效的测试用例(逆向测试用例),参数无效等价类之间的组合采用的是相加原则得到(即无效等价类只能和其他参数的有效等价类进行组合); 假如你执行了所有的正向测试用例,需要多少个测试用例?()

    • A、 11;
    • B、 7;
    • C、 4;
    • D、 2。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针对是否对无效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将等价类测试分为()1)标准(一般)等价类测试2)健壮等价类测试3)弱等价类测试4)强等价类测试

    • A、3)4)
    • B、1)2)
    • C、1)3)
    • D、2)4)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在Z7中,4的等价类和6的等价类的和几的等价类相等?()

    • A、10的等价类
    • B、3的等价类
    • C、5的等价类
    • D、2的等价类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3)处应选择()
    A

    1个

    B

    7个左右

    C

    一半

    D

    尽可能少的

    E

    尽可能多的

    F

    全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数据类,以便导出测试用例。理想的测试用例是独自发现一类错误。等价类划分试图定义一个测试用例以发 现各类错误,从而减少必须开发的测试用例数。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首先,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 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然后,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 都被覆盖。应当注意到一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在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错误,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因果图法是根 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要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须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指出原因和 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通过测试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 有没有引入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

  • 第23题:

    单选题
    针对是否对无效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将等价类测试分为()1)标准(一般)等价类测试2)健壮等价类测试3)弱等价类测试4)强等价类测试
    A

    3)4)

    B

    1)2)

    C

    1)3)

    D

    2)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