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结构的设计中,各个模块之间要力求降低耦合性,提高().
第1题:
设计出软件的初步结构以后,应该进一步分解或合并模块,力求降低()提高()。
第2题:
软件设计模块化的目的是______。
A.提高易读性
B.降低复杂性
C.增加内聚性
D.降低耦合性
第3题:
软件设计模块化的目的是(11)。
A.提高易读性
B.降低复杂性
C.增加内聚性
D.降低耦合性
第4题:
第5题:
若软件结构中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则这两个模块的耦合性类型是()
第6题:
下面说法哪个不属于设计准则()
第7题:
在软件设计中应该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原则,()反映模块独立性。
第8题:
概要设计是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概要设计的是()
第9题:
耦合性和内聚性是对模块独立性度量的两个标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0题:
()是软件系统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第11题:
内聚性
耦合性
层次性
并联性
第12题:
控制耦合
内容耦合
数据耦合
外部耦合
第13题:
模块设计中两项最重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地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和提高模块内部的【 】程度。
第14题:
()是软件系统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A.内聚性
B.耦合性
C.层次性
D.关联性
第15题:
● 衡量软件设计模块独立性的一个标准是耦合性,其中两个模块之间传递数据结构的情况属于 (54)
(54)
A. 数据耦合
B. 标记耦合
C. 内容耦合
D. 公共耦合
第16题:
在进行模块设计时,应力求减少模块的耦合,增加模块的内聚。
第17题:
在软件结构的设计中,各个模块之间要力求降低耦合性,提高()。
第18题:
耦合是对软件结构中各个不同模块之间互相关联程度的度量。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应属于()方式。
第19题:
耦合性指软件结构中()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则越差。
第20题:
在模块设计中,最终通过修改设计,使每一模块执行单一的功能,提高模块的()组合,降低()的耦合。
第21题:
阐述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模块的耦合性及其模块耦合的类型。
第22题:
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模块间的耦合
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模块大小要适中
模块要有重用性
第23题:
耦合和内聚
数据和模块
模块内部的凝聚力
模块之间的耦合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