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对象的存滞后时间常数是由于其自身的惯性特性引起的。
第1题:
第2题:
时间常数是表征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在相同的输入变化下,T越大,输出变化得()。
第3题:
控制对象的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是: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愈大,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干扰通道容量滞后愈多,则调节质量();干扰通道的纯滞后对调节质量()。
第4题:
下面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最为合理的是().
第5题:
简单控制系统尤其适用于被控对象纯滞后小,时间常数小,负荷和()比较平缓,或者对被控变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第6题:
控制器加入微分作用是为了克服被控对象的()
第7题:
下面关于被控对象时间常数T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由于微分调节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
第9题:
惯性滞后、容量滞后
纯滞后
惯性滞后、纯滞后
容量滞后、纯滞后
第10题:
第11题:
惯性大,被控变量变换速度慢,控制较平稳
惯性大,被控变量变换速度快,控制较困难
惯性小,被控变量变换速度快,控制较平稳
惯性小,被控变量变换速度慢,控制较困难
第12题: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容量滞后和纯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容量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容量滞后、纯滞后
第13题: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第14题:
由于微分调节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
第15题:
为什么说放大系数K是对象的静态特性?而时间常数T和滞后时间τ是对象的动态特性?
第16题:
控制对象的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是: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若控制通道不存在纯滞后,则干扰通道纯滞后通常对调节质量()。
第17题: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第18题: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第19题:
下面所列选项中与被控对象的容量有关的是()。
第20题:
时间常数
放大系数
传递滞后
容量滞后
第21题:
惯性大,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平稳
惯性大,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困难
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平稳
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困难
第22题:
被控变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2%所需的时间
反应被控变量变化快慢的参数
是表示被控对象静态特性的重要参数
时间常数越大,表示被控变量变化得越快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