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还书时只需要将所借阅的图书交给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负责输入图书信息,然后由系统验证该图书是否为本图书馆中的藏书,若是则系统删除相应的借阅信息,并更新相应的学生账户。在还书时也会检验该学生是否有超期未还的图书。

题目

学生还书时只需要将所借阅的图书交给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负责输入图书信息,然后由系统验证该图书是否为本图书馆中的藏书,若是则系统删除相应的借阅信息,并更新相应的学生账户。在还书时也会检验该学生是否有超期未还的图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学生还书时只需要将所借阅的图书交给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负责输”相关问题
  • 第1题:

    查询尚未归还书的图书编号和借书日期,正确的SQIL语句是

    A.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

    B.SEI正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NULL

    C.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IS NULl。

    D.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wHERE还书日期


    正确答案:C
    解析:SQL支持空值,同样可以利用空值进行查询。查询空值时要使用ISNULL,而“=NULL”是无效的,因为空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不能用“=”这样的运算符进行比较。

  •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说明]

    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己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①、所借图书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

    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以及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表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月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

    (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

    (5)通知处理:对于己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正确答案:(1)n (2)m (3)1 (4)n或m (5)m (6)n 其中(1)、(2)的答案可互换(5)、(6)的答案可互换。
    (1)n (2)m (3)1 (4)n或m (5)m (6)n 其中,(1)、(2)的答案可互换,(5)、(6)的答案可互换。 解析: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3类:
    1)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2)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o)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3)多对多联系(m: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①,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 (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以及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下表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F。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录入系统,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日寸,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同时修改该图书的状态为“未借出”。

    (4)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正确答案:(1)n或m (2)m或n (3)1 (4)n或m
    (1)n或m (2)m或n (3)1 (4)n或m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实体之间的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
    . 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 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 多对多联系(m: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根据题目描述,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10本图书,而每本书可被多名读者先后借阅过,所以,读者和图书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n:m);每本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书目数据,且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所以书目和图书之间是一对多(1:n)的关系。

  • 第4题:

    1918年9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过图书管理员工作。

    • A、毛泽东
    • B、李大钊
    • C、周恩来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读者借阅图书时,应检查图书污损情况,并向工作人员提出,由工作人员在污损处做上标记。借书时不提出者,还书时如发现污损,由还书者负责,并根据《图书污损管理办法》进行罚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两个参与者:图书管理员Librarian和系统管理员Administrator。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阅览中文社科工具书,可到下列哪个库室()

    • A、社科图书借阅室
    • B、公共图书阅览室
    • C、城南馆教学,参考书借阅室借阅室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说明如下:  (1)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一定数量的借阅者提供服务。每个借阅者能够拥有唯一标识其存在的编号。图书馆向每一个借阅者发放图书证,其中包含每一个借阅者的编号和个人信息。提供的服务包括: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和预定图书服务等。  (2)当借阅者需要借阅图书、归还书籍时需要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即借阅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通过图书管理员充当借阅者的代理和系统交互。  (3)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包括对图书、数目、借阅者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并且能够查询借阅者、图书和图书管理员的信息。  (4)可以通过图书的名称或图书的ISBN/ISSN号对图书进行查找。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系统中有哪些参与者?有哪些用例?


    正确答案: 该系统中有哪些参与者:
    借阅者
    图书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用例:
    借书、还书、预定书刊、取消预定、维护借阅者信息、维护书刊种类信息
    维护物理书刊
    登录

  • 第9题:

    判断题
    读者借阅图书时,应检查图书污损情况,并向工作人员提出,由工作人员在污损处做上标记。借书时不提出者,还书时如发现污损,由还书者负责,并根据《图书污损管理办法》进行罚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是不适合配戴普通渐变镜的职业。
    A

    教师

    B

    书记员

    C

    秘书

    D

    图书管理员


    正确答案: A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眼睛老花者都能选用渐变多焦点镜片。下述人员不宜配戴:
    ①渐变镜的视觉需求是从上方看远或从下方看近,而从事某些职业者,如图书馆工作人员、飞机驾驶员等,他们需要从上方看近或从下方看远,故不适合配戴。
    ②双眼原来的屈光不正相差较大,如有的人一眼近视500度,一眼近视800度,戴镜后会感到不适。
    ③原来的散光度数较深者(超过200度)。
    ④患有运动系统障碍疾病或颈部活动严重受限者,因为他们不能灵活转动头位,以适应镜片的特殊性。

  • 第11题:

    单选题
    查询尚未归还书的图书编号和借书日期,正确的SQL语句是(  )。
    A

    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

    B

    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NULL

    C

    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IS NULL

    D

    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还书日期默认为空,一旦读者归还了图书,则还书日期就不再为空,所以可以通过还书日期是否为空来判断是否已还书。SQL利用空值进行查询的判断字段为ISNULL。

  • 第12题:

    单选题
    如果要将借阅表中还书日期置为空值,应该使用的SQL语句是(  )。
    A

    DELETE FROM借阅表WHERE还书日期=NULL

    B

    DELETE FROM借阅表WHERE还书日期IS NULL

    C

    UPDATE借阅表SET还书日期=NULL

    D

    UPDATE借阅表SET还书日期IS NULL


    正确答案: A
    解析:
    UPDATE命令可以修改表中的记录,利用“SET还书日期:NULL”语句能够将借阅表中还书日期置空。DELETE命令给记录加删除标志,IS NULL空值判断语句。

  • 第13题:

    阅读下列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

    [说明]

    某企事业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ID、姓名、电话和 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唯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6)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即记录读者ID、需要借阅的图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如表7-13所示,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表7-14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输入系统,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输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预约管理: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就自动通知该预约读者。系统将自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并修改相关信息。

    (4)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系统同时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否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未借出”。

    (5)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若读者预约的书已到,系统则自动通过E-mail通知该读者来办理借书手续。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E-R图)如图7-12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读者、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正确答案:本试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E-R模型的设计。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以下3类。 ①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本试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E-R模型的设计。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以下3类。 ①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还关系,题中说明“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显然一本图书可被多名读者借阅,而每名读者应该能够借阅多本图书,因此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借还联系为多对多(n:m)。另外,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唯一的图书ID,所以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为一对多(1:m)。当某书目的可借出图书的数量为零时,读者可以对其进行预约登记,由于一名读者可借阅多种图书,因此书目与读者之间的预约联系类型为多对多(n:m)。

  • 第14题:

    查询尚未归还书的图书编号和借书日期,正确的SQL语句是( )。

    A.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

    B.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NULL

    C.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IS NULL

    D.SELECT图书编号,借书日期FROM借阅WHERE还书日期


    正确答案:C
    C。【解析】库表中还书默认值为NULL,未还书记录即为还书日期为NULL的记录,条件语句中应为ISNULL。

  • 第15题:

    用用例图描述图书管理。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类用户:读者、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其中,读者是多个,图书管理员是一个,系统管理员是一个。对于系统,读者可以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分门别类的查询图书和在规定期限内续借不能超过一次操作的情况下进行自行登录续借书等。图书管理员主要是日常操作以下几个工作环节:图书订购、新书验证、书目录入、图书登记、读者信息管理、借阅书登记、图书信息注销和读者信息注销等,而系统管理员统筹管理图书的系统相关事宜,比如权限维护、日志维护、增删用户和管理系统后台数据等。

  • 第16题:

    A同学到图书借阅室借书,借书前未检查所借图书是否污损。等A同学来还书时,老师检查到A同学所借图书有污损现象,但A同学认为污损是借书之前就有,那么A同学就不用缴纳图书污损罚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下列有关图书借阅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借阅图书时把书扔给总服务台老师即可
    • B、如果需借阅的图书已被其他读者借走,可以上网关注,当查询该书在馆时即可来馆借阅
    • C、本科生每个借阅证允许最多借阅20本书
    • D、已经借到的图书,可以无限次数的续借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是不适合配戴普通渐变镜的职业。

    • A、教师
    • B、书记员
    • C、秘书
    • D、图书管理员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中,图书管理员是()。

    • A、人员
    • B、处理单位
    • C、外部实体
    • D、角色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粘液质的人适合做()

    • A、运动员
    • B、公关人员
    • C、图书管理员
    • D、推销员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1918年9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过图书管理员工作。
    A

    毛泽东

    B

    李大钊

    C

    周恩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粘液质的人适合做()
    A

    运动员

    B

    公关人员

    C

    图书管理员

    D

    推销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中,图书管理员是()。
    A

    人员

    B

    处理单位

    C

    外部实体

    D

    角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