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要说明建模的意义和建模的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本题中的电子政务项目在进行需求分析时,系统分析师需要有效地获取需求,进行需求建模。需求建模包括域建模、用例建模、组件和服务建模、性能建模等。请用300字以内文字分别简要叙述什么是用例建模、组件和服务建模、性能建模。


    正确答案:用例建模描述各种参与者(人和其他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主要交互。用例建模可以描述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和维护人员)所看到的系统行为。 组件建模确定系统的子系统、模块和组件结构为子系统、模块分配需求和职责每个组件元素作为一个自包含的单元用于开发、部署和执行。服务建模提供了通用的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定义为一组抽象服务接口。 性能建模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度量为每个组件确定性能指标。包括执行时间、资源使用、开发复杂性和维护复杂性等质量属性。
    用例建模描述各种参与者(人和其他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主要交互。用例建模可以描述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和维护人员)所看到的系统行为。 组件建模确定系统的子系统、模块和组件结构,为子系统、模块分配需求和职责,每个组件元素作为一个自包含的单元,用于开发、部署和执行。服务建模提供了通用的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定义为一组抽象服务接口。 性能建模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度量,为每个组件确定性能指标。包括执行时间、资源使用、开发复杂性和维护复杂性等质量属性。

  • 第2题:

    IDEF (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 IDEF0 可以进行(请作答此空)建模; IDEF1 可以进行 (请作答此空)建模; ()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IDEF2
    B.IDEF3
    C.IDEF4
    D.IDEF5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

  • 第3题:

    IDEF(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IDEF0可以进行( )建模;IDEF1可以进行( )建模;(请作答此空)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IDEF2
    B.IDEF3
    C.IDEF4
    D.IDEF5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

  • 第4题:

    请简要说明构件图适用于哪些建模需求。


    正确答案:构件图适用于下列建模需求:系统源代码、系统的发布版本、物理数据库、自适应系统、用于建立业务模型和用于系统的开发管理等。

  • 第5题:

    简要说明为建模准备数据的内容。


    正确答案: (1)要为建立模型选择变量
    (2)从原始数据中构建新的预示值。
    (3)需要从数据中选取一个子集或样本来建立模型。
    (4)需要转换变量,使之和选定用来建立模型的算法一致。

  • 第6题:

    请简要解释主动类的概念,并说明它建模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主动类是其对象至少要拥有一个进程或线程的类,因此它能够启动控制活动。主动类的实例称为主动对象,一个主动对象拥有一个控制线程并且能够发起控制活动;它不在别的线程、堆栈或状态机内运行,具有独立的控制期。主动对象运行于自己控制的执行线程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个线程。
    例如Socket服务器的监听线程就可以表示为主动类。

  • 第7题:

    请简要说明类图的应用领域,并重点说明在软件系统建模应用时的三种模型的关键点及区别。


    正确答案:类图主要可以应用于业务性模型、软件系统模型和数据库逻辑模型。类图应用于软件系统模型时,主要是用来构建领域模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领域模型是从面向对象的视角看待现实世界的结果,也就是通过类图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关系。因此在构建这个模型时,最主要的工作是找出相关的类,然后明明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必要时加入一些多重性描述和业务规则约束。
    分析模型和领域模型是很相近的,甚至可以说领域模型是一种全局的业务分析模型。而在RUP中,分析模型主要是针对软件系统的分析,领域模型则更多是偏重对业务领域的分析。
    设计模型则是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添加设计元素的结果。与分析模型相比,设计模型中的类的属性集更趋完善;更重要的是,它将加入模板类、参数类、抽象类/接口等设计元素,以及框架类的使用、设计模式的使用等。总的来说,设计模型是一种详细设计模型,将能够直接对编程予以指导。

  • 第8题:

    CAD/CAM的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和()

    • A、仿真建模 
    • B、特征建模 
    • C、非流形建模 
    • D、偏微分建模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简要叙述园林地形的建模方法。


    正确答案:在Top视图中创建一个Plane,设置Segment,转换成可编辑对象,进入修改面板,利用软选择,使用选择并移动工具,在Front视图中移动节点,形成起伏地形。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建模流程中,建筑设计包括“形式”设计和“功能”设计,与其对应的两种建筑建模方式是()。
    A

    表面(曲面)建模、施工顺序建模

    B

    表面(曲面)建模、实体构件建模

    C

    形体组成方式建模、建造方式建模

    D

    形体组成方式建模、实体构件建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CAD/CAM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和特征建模等四种
    A

    实体建模

    B

    动态建模

    C

    曲面建模

    D

    空间建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说明精算假设在精算建模和精算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精算假设过程对于精算管理系统的设计解决方案和结果监控两个环节都有作用。建立精算假设是将观测的历史数据转化为精算工作适用的假设条件,建立精算假设的过程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精算管理的微循环。这个微循环的起点就是利用实际数据或其他相关的信息提出适于最初的商业问题的假设,然后就是对假设的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一旦确认了最终的模型和假设,下一步就是执行解决方案,精算管理系统的结果监控环节将包含对假设的监控和反馈。
    建立精算假设的过程与精算建模过程相互重叠。在设计精算模型时,精算师要定义精算假设的适用范围、明确那些对于所要解决的精算问题最为关键的要素(假设变量)、保证精算模型与现实问题相匹配(假设的适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当对一个系统的动态方面建模时,通常有两种使用活动图的方式,它们是(16)。

    A.对工作流建模和对数流据建模

    B.对控制流建模和对操作流建模

    C.对控制流建模和对数据建模

    D.对工作流建模和对操作建模


    正确答案:D
    解析:活动图(ActivityDiagram)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它展现了在系统内从一个活动到男一个活动的流程。活动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特别重要,并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活动图一般包括:活动状态和动作状态、转换和对象。当对一个系统的动态方面建模时,通常有两种使用活动图的方式。(1)对工作流建模此时所关注的是与系统进行协作的参与者所观察到的活动。工作流常常位于软件系统的边缘,用于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开发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过程。在活动图的这种用法中,对对象流的建模是特别重要的。(2)对操作建模。此时是把活动图作为流程图使用,对一个计算的细节部分建模。在活动图的这种用法中,对分支、分叉和汇合状态的建模是特别重要的。用于这种方式的活动图语境包括该操作的参数和它的局部对象。

  • 第14题:

    请以“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及应用”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 给出三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描述。说明你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哪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结合项目特征说明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建模过程。

    3.阐迷在进行业务流程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的。


    答案:
    解析:
    1. 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解析:

    根据要求能够概要叙述你参与项目的背景,可以包括项目的名称、起始时间、业务场景介绍、组织结构、软件系统架构、采用关键技术等内容,介绍你在本项目中的角色,工作职责,主要承担的工作等内容。此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一段,或者二段均可,字数在300-400为宜。

    2. 给出三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描述。说明你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哪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结合项目特征说明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建模过程。

    解析:

    常见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包括:

    (1)标杆睢准(BenchMarking)方法

    (2)IDEF 方法

    (3)Perti网方法

    (4)DEMO 方法

    (5)业务流程建模语言

    采用的建模方法:提炼所参与项目在业务流程建模方面的特点,针对项目特点从上述建模方法中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法,并明确指出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最后按照该建模方法的步骤,详细描述是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建模的。

    3.阐迷在进行业务流程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的。

    解析:

    在流程建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识别企业的基本流程;如何表达流程之间存在的交叉和嵌套等关系;如何定义流程内部的角色及角色之间的通信方式;如何描述具有并行、异步、分布式和随机性等特性的复杂业务流程,等等。

  • 第15题:

    IDEF (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 IDEF0 可以进行( )建模; IDEF1 可以进行 (请作答此空)建模; (请作答此空)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仿真
    B.信息
    C.业务流程
    D.组织结构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

  • 第16题:

    建立行业风险模型的具体原则包括行业建模的优先性原则、建模数据来源的外部性原则、行业模型例外性原则和行业模型的动态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在建模流程中,建筑设计包括“形式”设计和“功能”设计,与其对应的两种建筑建模方式是()。

    • A、表面(曲面)建模、施工顺序建模
    • B、表面(曲面)建模、实体构件建模
    • C、形体组成方式建模、建造方式建模
    • D、形体组成方式建模、实体构件建模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请简要说明交互概述图在建模时的优点和缺点。


    正确答案:优点:充分结合交互图和活动图的长处,在表达了对象到对象的控制流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
    缺点:对于规模稍大的场景,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将使模型的可读性大大降低。

  • 第19题:

    请简要说明类图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并说明在对系统建模时主要用到哪3种模型,以及3种模型的区别。


    正确答案:作用:用来描述业务或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关系。
    三种模型有动态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动态模型是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
    对象模型是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和对象的操作;
    功能模型描述与值的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

  • 第20题:

    CAD/CAM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和特征建模等四种

    • A、实体建模
    • B、动态建模
    • C、曲面建模
    • D、空间建模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为建模准备数据的内容。

    正确答案: (1)要为建立模型选择变量
    (2)从原始数据中构建新的预示值。
    (3)需要从数据中选取一个子集或样本来建立模型。
    (4)需要转换变量,使之和选定用来建立模型的算法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要叙述园林地形的建模方法。

    正确答案: 在Top视图中创建一个Plane,设置Segment,转换成可编辑对象,进入修改面板,利用软选择,使用选择并移动工具,在Front视图中移动节点,形成起伏地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CAD/CAM的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和()
    A

    仿真建模 

    B

    特征建模 

    C

    非流形建模 

    D

    偏微分建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