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裙房层数”是否包括地下室,软件是否能将塔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构件都予以加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10.2.4条,Ⅰ不正确;
    根据《高规》10.5.1条,Ⅱ正确;
    根据《高规》10.3.3条,Ⅲ不正确;
    根据《高规》10.6.3条第3款,Ⅳ不正确。

  • 第2题:

    某15层框筒结构主楼,外围有2层裙房,地基土为均匀厚层的中等压缩性土。以下哪些选项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A)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
    (B)主搂和裙房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
    (C)减少裙房基底面积
    (D)加大裙房基础埋深


    答案:A,B,C
    解析:

  • 第3题:

    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1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为1级,商业业务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的百人疏散宽度指示标应为(  )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答案:B
    解析: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3—2的要求计算确定。当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该商业综合体建筑为7层,故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故疏散并非完全独立设置,疏散宽度指标为1.00m/百人。

  • 第4题: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6-48所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Ⅱ类。

    假定裙房的面积、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取值应为(  )。

    A.1.4
    B.2.2
    C.3.4
    D.3.7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3.1条、表3.3.1-1注1及条文说明第3.3.2条规定,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机房;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为58/26=2.23。

  • 第5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计时混凝土高层建筑多塔楼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上部塔楼的综合质心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30%
    B.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
    C.高宽比不应按各塔楼在裙房以上的高度和宽度计算
    D.转换层宜设置在底盘屋面的上层塔楼内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6.3条第1款规定,多塔结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上部塔楼结构的综合质心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第10.6.3条第2款规定,转换层不宜设置在底盘屋面以上的塔楼内。第3.3.2条规定,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塔楼结构考虑。

  • 第6题:

    有关带裙房的高层民用建筑,其裙房部分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排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裙房部分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 B、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肘,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下压送风系统
    • C、塔楼部分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时,裙房部分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 D、塔楼部分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时,裙房部分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自然排烟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关于裙房的说法,下列哪些错误()

    • A、裙房是高层建筑的附属建筑
    • B、裙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9m
    • C、裙房高度不大于24m
    • D、裙房的进深不应大于4m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 A、较小
    • B、较大
    • C、相等
    •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建筑地下1层,为车库、消防控制室及柴油发电机房,停车位99辆,地上28层,其中1-3层为裙房,功能为商场,4-28层为塔楼,功能为住宅,裙房与塔楼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措施,建筑高度90米,设有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问:该建筑的裙房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不应超过()m2

    • A、4000
    • B、5000
    • C、6000
    • D、不限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一级,商业业态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    )m/百人。
    A

    0.65

    B

    1.00

    C

    0.75

    D

    0.85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沿海某城市一大厦坐落在软粘土地基上,主楼部分2层地下室,裙房部分1层地下室。主楼部分基坑深10m,裙房部分基坑深5m。设计采用水泥重力式挡土结构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并对裙房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和主楼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分别进行设计。当裙房部分和主楼部分基坑挖至地面以下5.0m深时,外围水泥挡土墙变形很小,基坑开挖顺利。当主楼部分继续开挖,挖至地面以下8.0m左右时,主楼基坑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包括该区裙房基坑围护墙,均产生整体失稳破坏,主楼工程桩严重位移。试分析事故原因?

    正确答案: ①对主楼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裙房基坑围护结构和主楼基坑围护结构分别按开挖深度5.0m计算是错误的。
    ②当总挖深度超过5.0m后,作用在主楼基坑围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值远大于设计主动土压力值,提供给裙房基坑围护结构上的被动土压力值远小于设计被动土压力值。当开挖深度接近8.0m时。势必产生整体失稳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地下室的层数是否计入底框允许层数内?

    正确答案: 若地下室嵌固较好,则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地下室的层数可不计入底框结构允许层数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 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 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Ⅱ、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4条规定,7度抗震设防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项,根据第10.5.1条规定,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项,根据第10.3.3条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在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项,根据第10.6.3条第3款规定,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 第14题:

    (2017真题)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为一级,商业业务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答案:B
    解析:
    该商业综合体建筑为7层,故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故疏散并非完全独立设置,故疏散宽度指标为1.00m/百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5.21 条,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 100 人最小疏散净宽度 (m/百人)如下表所示:该商业综合体建筑为 7 层,故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 裙房与主体的防火要求一致,所以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故疏散并非完全独立设置,疏散宽度指标为1.00m/百人。

  • 第15题:

    某8 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墙完全分隔。裙房地上3 层,每层建筑面积6000m2,耐火等级为一级,功能为商业营业厅。裙房第三层的所需疏散宽度应为( )m。

    A.23.4
    B.17.0
    C.17.55
    D.25.0

    答案:C
    解析:
    裙房和主体建筑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裙房的疏散宽度指标可以按照单多层考虑,即0.75m/百人,三层商场面积大于3000 平人员密度为0.39 人/m2,所需疏散宽度=6000*0.39*0.75/100=17.55m。

  • 第16题:

    在大地盘多塔楼建筑中,当塔楼布置对称,且采用桩基,下列裙房与塔楼间的处理方式,较为合理的是( )。

    A.应设沉降缝
    B.在±0.000以上应设防震缝
    C.可不设防震缝,但应加强连接
    D.可不设防震缝,应采用铰接连接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3条,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宜避免采用不规则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裙房与主楼相连,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 第17题:

    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地下室的层数是否计入底框允许层数内?


    正确答案:若地下室嵌固较好,则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地下室的层数可不计入底框结构允许层数内。

  • 第18题:

    某15层框筒结构主楼,外围有2层裙房,地基土为均匀厚层的中等压缩性土。()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 A、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
    • B、主楼和裙房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
    • C、减少裙房基底面积
    • D、加大裙房基础埋深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沿海某城市一大厦坐落在软粘土地基上,主楼部分2层地下室,裙房部分1层地下室。主楼部分基坑深10m,裙房部分基坑深5m。设计采用水泥重力式挡土结构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并对裙房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和主楼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分别进行设计。当裙房部分和主楼部分基坑挖至地面以下5.0m深时,外围水泥挡土墙变形很小,基坑开挖顺利。当主楼部分继续开挖,挖至地面以下8.0m左右时,主楼基坑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包括该区裙房基坑围护墙,均产生整体失稳破坏,主楼工程桩严重位移。试分析事故原因?


    正确答案:①对主楼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裙房基坑围护结构和主楼基坑围护结构分别按开挖深度5.0m计算是错误的。
    ②当总挖深度超过5.0m后,作用在主楼基坑围护结构上的主动土压力值远大于设计主动土压力值,提供给裙房基坑围护结构上的被动土压力值远小于设计被动土压力值。当开挖深度接近8.0m时。势必产生整体失稳破坏。

  • 第20题:

    沿海某城市一大厦坐落在软粘土地基上,主楼部分2层地下室,裙房部分1层地下室。主楼部分基坑深10m,裙房部分基坑深5m。设计采用水泥重力式挡土结构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并对裙房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和主楼基坑(计算开挖深度取5m)分别进行设计。当裙房部分和主楼部分基坑挖至地面以下5.0m深时,外围水泥挡土墙变形很小,基坑开挖顺利。当主楼部分继续开挖,挖至地面以下8.0m左右时,主楼基坑西侧和南侧围护体系包括该区裙房基坑围护墙,均产生整体失稳破坏,主楼工程桩严重位移。试述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①在围护体系设计中,为了减小主动压力,也为了减小围护墙的工程量,可先挖去墙后部分土,进行卸载。但必须注意卸载后坡顶余土对作用在围护墙上土压力值的影响。
    ②对于水泥土墙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引起的墙顶位移一般较大,对变形保护要求高的情况下应慎用。
    ③应严格控制水泥土墙后的地面超载。尽量避免在此处设置钢筋料场,当重车必须在坑边通行时,可以直接行驶在水泥土墙体上,以减小墙后侧压力。
    ④开挖引起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封堵,以防雨水渗漏,降低水泥土墙维护的安全性。雨天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工作。
    ⑤应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行信息化施工,防患于未然。

  • 第21题:

    单选题
    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A

    较小

    B

    较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 000 ㎡,耐火等级一级,商业业态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m/百人。
    A

    0.65

    B

    1.00

    C

    0.75

    D

    0.85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假定裙房的面积、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取值应为(  )。
    A

    1.4

    B

    2.2

    C

    3.4

    D

    3.7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3.1条、表3.3.1-1注1及条文说明第3.3.2条规定,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机房;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则该房屋主楼的高宽比为58/2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