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金代档案工作。
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是在女真部族原有基础上,不断吸取辽和宋的文书档案工作成果,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形成相当完备又具有金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文书档案工作系统。但是金朝的文书档案工作总体发展水平比辽要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女真族与契丹族社会经验、文化水平不相上下,都处于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金灭辽,吸收了辽代文书档案工作的经验(如任用汉人为文书档案官等),更多的是仿照唐宋制度,起步较高,从双方都吸取经验,发展速度自然较快。
第二,金的南部边界直达淮河、秦岭,比辽更深入中原地区,更多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助于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金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就是在“循辽、宋之旧”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第三,金兵曾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将宋王朝中央收藏的大量文书档案悉数掠取,这些文书档案为他们提供了宋代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全面成熟的文书档案工作蓝本,对建立文书档案工作起了促进作用;加之金代大批任用汉族士人为文书档案官,因而其文书档案工作的水平高于辽代。
第2题:
简述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的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无常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略
第3题:
简述北洋政府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
已有类似区分全宗整理档案的具体做法;规定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移交的原则;明确地提出了档案的编目工作;创新了卷套;规定了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了销毁档案的原则,方法和手续;改善了查阅档案的办法
略
第4题:
简述档案鉴定的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A.审阅卷末的备考表
B.审阅案卷目录
C.直接鉴定法
D.间接鉴定法
步骤:
第一阶段,在文件归档时,确定归档范围,同时剔除一部分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由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保存一二年扣销毁;
第二阶段,对于归档的文件确定保管期限。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文书立卷人员来完成。
第三阶段,到一定年限时进行价值复审。复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移交复审和到期复审。
略
第5题:
简述实现三性原则途径。
第6题:
简述对税收“三性”的认识。
第7题:
请简述气象记录“三性”要求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在规范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三性”的要求。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管理性
保密性
服务性
政治性
程序性
第11题:
第12题:
简述“三性”特征的关系。
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略
第13题:
简述秘书人际交往的三性。
即公务性。代表性和多向性
略
第14题:
简述广播语言的“三性”和“三化”。
“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三化”——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
略
第15题:
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三个紧贴”和“一感三性”?
第16题:
档案工作的“三性”分别是指()
第17题:
简述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与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关系。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