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其分布受()和()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和()的影响。


    正确答案:土壤类型;深度;季节

  • 第2题:

    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母质、水文或()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


    正确答案: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貌;人为活动;地域分异规律

  • 第3题:

    简述我国土壤形成条件和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范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的影响下,构成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地理条件。陆地植被大体上可以分为森林、灌丛、草甸、沼泽、草原、荒漠等植被。成土母质主要类型:碎屑型、碳酸盐型、含盐型、硅铝型、富铝型、还原型母质。
    (2)主要土壤类型:(土纲)富铁土与铁铝土土纲、淋溶土土纲、雏形土土纲、均腐土土纲、人为土土纲、盐成土土纲。
    (3)我国土壤形成条件和土壤类型、土壤分布的关系表现为:生物气候带的作用下,热量带和植被带呈有规律的更替,土壤类型也发生相应的更替,呈现规律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大陆东部由北向南:灰土—雏形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由东向西:淋溶土—均腐土—干旱土。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大陆东部由北向南:漂灰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温带由东向西: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漠境土壤。(《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或《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选一回答即可)。

  • 第4题: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是()

    • A、土壤资源极其丰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
    • B、山地土壤资源比重大
    • C、土壤资源分布不均衡
    • D、人均耕地面积小,开垦率高
    • E、中低产土壤比重大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正确答案: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

  • 第6题:

    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不仅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且受下列因素中()的影响:

    • A、植物种类;
    • B、土壤其他生物;
    • C、种植时间;
    • D、播种方式。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基础是().

    • A、热量
    • B、水分
    • C、土壤
    • D、植被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不属于承压水特点的是(    )。
    A

    没有自由液面

    B

    受水文、气象、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C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D

    水质类型多样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范围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范围与深度受茶树品种、树龄、生态条件、繁殖方式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子的影响1.品种:大叶种根系,主根明显,具有典型的直根系,分布教中小叶种深广。2.树龄:根系的生育随年龄而增长,青壮年比幼年或老年茶树分布深和广。一般一年生茶树主根长20cm,二年生则深达40cm,水平分布30cm,三年生深达55cm,水平达60cm,垂直且出现两层,四年生深达70cm,水平达60cm。而壮年、老年期,根系以分枝根系生长,形成丛生根群,具有分布广、深特点。根系垂直分布约1米左右,水平分布已交叉密布于茶行之间,可分为3~4层。衰老茶树根系分布逐渐缩小。茶树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土壤层10~30cm之间。幼年至成年期间,吸收根分布垂直在20~30cm,水平20~40cm。衰老期,垂直集中分布10~20cm,水平分布也在10~20cm。3.生态条件: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坡向及地势。4.繁殖方式:茶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用种子直播于大田茶园,其根系具有主根明显,深入土层深厚;*无性繁殖的移栽苗,这种方式繁殖的茶树,其根系多向水平方向发展,相对深入土层较浅。5.农业技术:种植方式、肥水管理、土壤耕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土壤酶的来源、类型有哪些?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土壤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根,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转移酶类和裂解酶类;
    (2)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组成、特性,土壤pH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抑制作用的影响,耕作管理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是最肥沃的天然土壤。
    A

    褐土

    B

    红壤

    C

    黑土

    D

    水沼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 其生产力的高低。.
    (1)土壤剖面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2)土壤肥力与土壤适宜性
    (3)土壤类型与土地资源的区域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是最肥沃的天然土壤。

    • A、褐土
    • B、红壤
    • C、黑土
    • D、水沼土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 其生产力的高低。.
    (1)土壤剖面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2)土壤肥力与土壤适宜性
    (3)土壤类型与土地资源的区域特性

  • 第15题:

    土壤酶的来源、类型有哪些?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土壤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根,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转移酶类和裂解酶类;
    (2)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组成、特性,土壤pH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抑制作用的影响,耕作管理影响。

  • 第16题:

    在地带性土壤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在中小地形上,由于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其土壤类型有别于地带性土壤类型,同一土类可镶嵌分布在不同土壤带之中,这就称为()

    • A、水平地带性分布
    • B、垂直地带性分布
    • C、土壤区域性分布
    • D、经度地带性分布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论述植物类型和分布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植物类型的多样性体现在植物的大小、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方面。根据形态结构的多样性把植物可分为单细胞植物、多细胞群的植物、具有根茎芽分化的植物;根据生活方式可将植物分为自养植物、异养植物,其中,异养植物包括腐生植物和寄生植物。
    根据分布的多样性是指包括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岩生植物的广泛性分布,陆生植物包括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植物分布的多样性也可以以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情况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地植物。

  • 第18题:

    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不仅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且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 A、植物种类
    • B、土壤其他生物
    • C、种植时间
    • D、播种方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填空题
    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正确答案: 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和()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土壤类型,深度,季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基础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植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制的中国土壤分布,我国()分布区是我国农业精华地区和主要林区。

    正确答案: 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其分布受()和()的影响。

    正确答案: 热量,水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