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劳动分工的类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孟子经济思想分工与劳动。


    参考答案:社会分工是孟子的重要经济思想。孟子不仅认识到分工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分工的利益。第四,价格与质量。

  • 第2题:

    什么是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它们有哪些类型,分工的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

    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固有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规律。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区)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贸易),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分工的类型有三个:
    ①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性别、年龄为基础的原始的分工。
    ②社会分工,也称社会劳动分工或劳动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
    ③劳动地域分工,也被称为生产地域分工、产业地域分工、经济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即地理分工等。分工的基础是商品交换。


  • 第3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内容和原则。


    答案:
    解析:

    P08
    一、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职能分工。如: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2.专业(工种)分工。如,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计划人员、财会人员、统计人员等。
    3.技术分工。如,技术人员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二、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包括: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4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层次。


    正确答案:劳动分工有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所进行的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是企业内部的车间、班组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 第5题:

    简述劳动组合的类型。


    正确答案: (1)指令组合
    (2)利益组合
    (3)友谊组合
    (4)委员会

  • 第6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消极作用。


    正确答案: (1)由于长期重复同一项工作,员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容易导致员工旷工
    (2)如果员工过于专业化,那么一旦他们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那么他们就面临失业的危险了,由于员工除了自己从事的工作之外很少接受其他的培训,那么照工作的机会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随着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被机器或劳动分工所代替,传统的手工工艺会逐渐消失
    (4)成品的质量取决于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所以,一旦一道工序出了问题,整条生产线都会停下来

  • 第7题:

    简述劳动分工对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
    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3.有利于配备工人,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
    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是产品生产过程有更多的劳动者同时参与,因而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快生产进度。
    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因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它们有哪些类型,分工的基础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固有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规律。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区)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贸易),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分工的类型有三个:
    ①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性别、年龄为基础的原始的分工。
    ②社会分工,也称社会劳动分工或劳动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
    ③劳动地域分工,也被称为生产地域分工、产业地域分工、经济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即地理分工等。分工的基础是商品交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类型。

    正确答案: 按照劳动者使用的劳动工具、技术装备和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劳动分工,可分为职能分工、专业分工和技术分工等三种主要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孟子经济思想分工与劳动。

    正确答案: 社会分工是孟子的重要经济思想。孟子不仅认识到分工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分工的利益。第四,价格与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方法。

    正确答案: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有纵向分工该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叫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有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干一道工序的局面。
    6.兼岗兼职。如安排生产工人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如有一个人负责装配、检修、包装整台产品,并挂牌署名,以便由用户直接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在整顿劳动组织时,可采用哪些方法改进过细的劳动分工。[2014年5月真题]

    正确答案: 在整顿劳动组织时,可采取以下方法改进过细的劳动分工: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由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例如将研究、试验、设计、工艺和制造等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交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使其参与完整的工作过程。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实行工作轮换制。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员工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负责一道工序的局面。
    (6)安排生产员工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例如可由一个人负责装配、检验、包装整台产品,并挂牌署名,以便由用户直接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劳动生产与分工。


    参考答案:

    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在分工方面,他已意识到有社会分工及一个生产单位劳动过程的分工。意识到有一种地区分工和按性别进行的自然分工。认为脑力劳动也有分工,和体力劳动者从事生产的劳动一样,是一种职业上的分工。但墨家对于为什么要分工以及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上的分工的本质差别何在不清楚。


  • 第14题:

    简述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类型。


    答案:
    解析: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第一级体力劳动
    劳动强度指数<15.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第二级体力劳动
    劳动强度指数15~20。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3)第三级体力劳动
    劳动强度指数20~25。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4)第四级体力劳动
    劳动强度指数>25。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 第15题:

    简述在整顿劳动组织时,可采用哪些方法改进过细的劳动分工。(14分)



    答案:
    解析:

    (1)扩大业务法。(1分)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由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1分)


    (2)充实业务法。(1分)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1分)


    (3)工作连贯法。(1分)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1分)


    (4)轮换工作法。(1分)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实行工作轮换制。(1分)


    (5)小组工作法。(1分)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员工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负责一道工序的局面。(1分)


    (6)安排生产员工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2分)(7)个人包干负责。(2分)


  • 第16题:

    简述劳动协作的类型。


    正确答案:按照分工的简单于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将劳动协作分为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简单协作;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复杂协作。

  • 第17题:

    简述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1)利益冲突型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2)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3)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类型是基于多元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括。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运行同时也是现代劳动立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 第18题:

    简述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 1.职能分工。
    2.专业(工种)分工。
    3.技术分工。

  • 第19题:

    简述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方法。


    正确答案: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有纵向分工该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叫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有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干一道工序的局面。
    6.兼岗兼职。如安排生产工人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如有一个人负责装配、检修、包装整台产品,并挂牌署名,以便由用户直接监督。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2)长期重复的工作会使员工的技能增加
    (3)节省工具,可以购买更加专业化的工具
    (4)由于工人们不用从一个生产程序转向另外一个程序,从而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
    (5)由于每名工人只负责工序的一部分,那么工人只学习某项特定的工作会比学习整个工序节省很多的时间
    (6)雇主能更加准确的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分工的层次。

    正确答案: 劳动分工有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所进行的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是企业内部的车间、班组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 1)利益冲突型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2)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3)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类型是基于多元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括。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运行同时也是现代劳动立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劳动生产与分工。

    正确答案: 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在分工方面,他已意识到有社会分工及一个生产单位劳动过程的分工。意识到有一种地区分工和按性别进行的自然分工。认为脑力劳动也有分工,和体力劳动者从事生产的劳动一样,是一种职业上的分工。但墨家对于为什么要分工以及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上的分工的本质差别何在不清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