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比较。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
(1)假设不同。基数效用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值是多少;边际效用MU具有递减规律。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表示:效用的特点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上。
(2)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基数效用论用MU以及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得最大化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约束线为工具。
(3)均衡条件的表达也不同。基数效用论表达为MUi/Pi=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12=P1/P2。
两者又有许多共同之处:
(1)他们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需要,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2)它们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
(3)他们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都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4)它们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第5题:
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第6题: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第7题:
简要比较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第8题:
关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
认为可以用绝对数值的大小表示效用大小的理论是()。
第10题: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基数效用论中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基数效用论中认为消费一定量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第11题:
第12题:
总效用论
边际效用论
平均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第18题: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和加总。
第19题:
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且能够加总求和的是()
第20题: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的两种效用理论是()。
第21题: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相同。
第22题:
总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论
平均效用论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