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个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了落后于关东各国。关东的大国看不起秦国。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秦孝公决心彻底改革。商鞅自魏国入秦,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内容:商鞅变法时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350年,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A、政治方面——是以池底废除旧的以嬴氏贵族为主体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制所需要的政治制度为重点。
a、制定二十级爵——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以后根据人们的军工大小受与爵位。
b、实行县制——分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c、实行什伍制度——秦之都乡邑聚集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要求居民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
B、经济方面——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
a、废井田,开阡陌;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
C、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人口增长。
意义:增强了秦国势力,国势稳健发展,为后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2题:
商鞅变法历时多久?
第3题:
戊戌变法又被称作为()
第4题:
下列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中,发生最早的是()。
第5题:
对于秦国商鞅变法这段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最为彻底的是()。
第7题:
商鞅遭车裂而其法不变,王安石不遭刑但其法废。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第8题:
商鞅变法
第9题:
青苗法是以下哪个变法的内容?()
第10题:
简述秦国商鞅变法.
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3、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4、实行人头税。
5、划一度量衡。
6、均平田税,统一税率计算税额,所有田税一律纳粟,不得用其他实物或货币代替。
这一时期改革变法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各国变法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第11题:
第12题: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有商鞅变法,那么韩国有()变法。
第13题:
商鞅变法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任答三点即可。
第14题:
楚国的吴起变法早于商鞅变法。
第15题:
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
第16题:
试述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第17题:
春秋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第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