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
物质要素——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自然要素指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人工要素指各类建筑物以及工程建设等。
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
(2)组成内容:根据工程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两类。
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和单身宿舍),其次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共设施用房(如泵站、调压站、锅炉房等)以及小品建筑等。
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其内容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线(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暖等管线和设施等)以及挡土墙、护坡等。
(3)用地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分为4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4)环境组成: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
更多“简述住区的组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住区规划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最有影响的住区结构模式包括:()等。


    正确答案: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开发单元模式、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新城市主义模式

  • 第2题:

    住区的功能:()。


    正确答案: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效性,环境保护、维持生态过程,社会互动功能,多样性的包容

  • 第3题:

    简述住区蝇类综合防制原则?


    正确答案: 1)我国重要住区蝇类有18种,其特点有:①常进入住屋,与人关系密切;
    ②孳生于垃圾、粪便等污秽场所,常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③种群数量大;④活动季节长。
    2)住区蝇类防制原则,因地因时适宜地采用以环境治理、控制蝇类孳生地为主,并结合其它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物理防制和法规防制等)组成一整套系统的蝇类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住区蝇类密度,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区灭蝇标准。

  • 第4题:

    简述住区绿地的指标。


    正确答案: 根据现行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住宅组团不少于0.5m2/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

  • 第5题:

    简述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原则。


    正确答案:分级(按照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对口(人口规模)、配套(成套配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

  • 第6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规划师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

    • A、都市部落
    • B、绿色住区
    • C、生态住区
    • D、可持续发展住区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商圈的形态可分为()
    A

    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办公区、住商混合区

    B

    住宅区、文教区、办公区、住商混合区

    C

    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办公区、混合区

    D

    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办公区、住教混合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绿地的指标。

    正确答案: 根据现行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住宅组团不少于0.5m2/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的组成。

    正确答案: (1)组成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
    物质要素——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自然要素指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人工要素指各类建筑物以及工程建设等。
    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
    (2)组成内容:根据工程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两类。
    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和单身宿舍),其次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共设施用房(如泵站、调压站、锅炉房等)以及小品建筑等。
    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其内容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线(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暖等管线和设施等)以及挡土墙、护坡等。
    (3)用地组成: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分为4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4)环境组成: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原则。

    正确答案: 分级(按照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对口(人口规模)、配套(成套配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与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规划师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
    A

    都市部落

    B

    绿色住区

    C

    生态住区

    D

    可持续发展住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居住区级:800~1000m
    居住小区级:400~500m
    居住组团级:150~200m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
    3)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住区的类型。


    正确答案: (1)按城乡区域范围: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2)按建设条件不同:新建住区和旧住区。
    (3)按建筑层数:低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

  • 第14题:

    简述住区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正确答案: 1)住宅用地范围
    以居住区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与公共绿地相邻:长边以住宅1/2高度计算,两侧3-6m计算;
    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以公服边界为界;无明确边界时,按住宅要求计算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
    有明确界线的:基地界限范围;
    无明确界线的:建筑基地用地加实际用地;
    住宅低层设公共服务设施:按各自面积分摊;
    公服突出住宅或占有专用场地的:突出部分基底、专用场地等计入公服用地。
    3)道路用地范围
    城市道路:不计;
    居住区道路作为用地界线时:道路红线一半计算;
    小区路及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
    公共停车场、回车场:计入
    宅前宅后小路:不计
    公共服务设施专用道路:不计
    4)公共绿地范围
    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
    不包括:日照间距内绿地、公服设施专属绿地、非居住区范围内绿地。

  • 第15题:

    住区


    正确答案: 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从城乡区域范围来看,可划分为城市住区和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及乡村住区。

  • 第16题:

    住区规划结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住区?


    正确答案:基本形式有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适用于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适用于居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适用于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

  • 第17题:

    住区用地组成一般可分为四类:()。


    正确答案: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 第18题:

    填空题
    住区用地组成一般可分为四类:()。

    正确答案: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的类型。

    正确答案: (1)按城乡区域范围: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2)按建设条件不同:新建住区和旧住区。
    (3)按建筑层数:低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住宅区的组成。

    正确答案: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住宅区的组成不仅仅是住宅和与其相关的通路、绿地,还包括与该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教育、活动、道路、场地和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空间分布上可能在该住宅区空间范围内,也可能位于该住宅区的空间范围之外。
    住宅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结论:住宅区的构成既应该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
    2)以居住组团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住区:居住区;居住组团;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住区蝇类综合防制原则?

    正确答案: 1)我国重要住区蝇类有18种,其特点有:①常进入住屋,与人关系密切;
    ②孳生于垃圾、粪便等污秽场所,常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③种群数量大;④活动季节长。
    2)住区蝇类防制原则,因地因时适宜地采用以环境治理、控制蝇类孳生地为主,并结合其它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物理防制和法规防制等)组成一整套系统的蝇类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住区蝇类密度,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区灭蝇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住区规划结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住区?

    正确答案: 基本形式有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适用于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适用于居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适用于小区——组团的住区类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