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1)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居住区规划布局;(4)居住区空间环境;(5)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 第2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不属于居住区道路用地范畴。

    A.居住区(级)道路
    B.小区(级)道路
    C.组团(级)道路
    D.宅间小路

    答案:D
    解析: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修订版)第8.0.2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宅间小路不计入居住区内道路用地面积。

  • 第3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用地中,居住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属于()用地。


    正确答案:道路

  • 第4题:

    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选择花木。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
    1)与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相协调
    2)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
    3)重视居住地域与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
    4)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
    5)为营造按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 第5题: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中,居住区道路网的形式不包括()。

    • A、自由式
    • B、尽端式
    • C、混合式
    • D、规则式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便与居民使用,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2.应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急中地段,并考虑职工上下班走向。
    3.如有独立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实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面貌的地段。

  • 第7题:

    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3.安全要求
    4.经济要求
    5.美观要求

  • 第8题:

    某城市规划中心为了重新规划本市的居民区,制定了一整套规划方案。由于居住区的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使用要求、卫生标准、安全程度等对住宅建筑及居住区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进行全面系统地统计,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环境做了充分准备。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一般可有()。

    • A、宅前小路
    • B、居住区级道路
    • C、居住大区级道路
    • D、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问答题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800~1000 米;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400~500米;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为150~200米。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2)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并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3)应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将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在交通较方便、人流较集中的地段。
    (4)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2)避免过境车辆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的通行
    3)在地震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4)满足日照、通风和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
    5)考虑居民汽车的通行,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2、各级绿地应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且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少于70%。
    3、应设置相应级别和规模的中心公共绿地,各级公共绿地应是开放式、开敞型的。
    4、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和城市公共绿地布局,综合确定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结构。
    5、节约用地,尽可能运用不适宜建筑的用地。宜保留和利用现存的树木和绿地。
    6、结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形成居住区特征。
    7、经济和管理因素,在树种选择和种植方式上,力求投资少,收益快,便于管理。——“先绿后园”
    8、绿地指标,绿地率,要求、新区旧城
    (1)绿地率=(总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居住区绿地率的标准:新区:≮30、旧区:≮25%。
    (2)公共绿地比例=(公共绿地总面积/总用地面积)×100%公共绿地比例一般在8%~15%之间,能达到20%效果更好。
    (3)绿地覆盖率:比绿地率多了树冠的覆盖面积和屋顶绿化部分。
    (4)绿化率:增加了垂直绿化,体现立体绿化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便与居民使用,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2.应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急中地段,并考虑职工上下班走向。
    3.如有独立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实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面貌的地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最多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组团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D: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 第14题: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防护绿化美化功能的是()。

    • A、居住区外围绿地
    • B、居住区中心绿地
    • C、居住区宅前绿地
    • D、居住区道路绿地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 A、舒适
    • B、便利
    • C、卫生
    • D、安全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和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创造整体性的环境
    (2)创造多元性的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是居住区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为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 第17题:

    不属于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内容的是()。

    • A、地形地貌的利用
    • B、道路交通规划
    •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 D、地面排水规划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居住区道路规划的要求。


    正确答案: 1.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
    2.满足道路出入口设置要求。
    3.道路走向。
    4.道路应逐级衔接。
    5.尽端式道路长度不亦超过120m。
    6.满足居住区内各级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要求。
    7.道路宽度应满足地下管线埋设要求。
    8.充分结合地形和现状,减少土方量。

  • 第19题:

    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2、各级绿地应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且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少于70%。
    3、应设置相应级别和规模的中心公共绿地,各级公共绿地应是开放式、开敞型的。
    4、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结构和城市公共绿地布局,综合确定居住区公共绿地布局结构。
    5、节约用地,尽可能运用不适宜建筑的用地。宜保留和利用现存的树木和绿地。
    6、结合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形成居住区特征。
    7、经济和管理因素,在树种选择和种植方式上,力求投资少,收益快,便于管理。——“先绿后园”
    8、绿地指标,绿地率,要求、新区旧城
    (1)绿地率=(总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居住区绿地率的标准:新区:≮30、旧区:≮25%。
    (2)公共绿地比例=(公共绿地总面积/总用地面积)×100%公共绿地比例一般在8%~15%之间,能达到20%效果更好。
    (3)绿地覆盖率:比绿地率多了树冠的覆盖面积和屋顶绿化部分。
    (4)绿化率:增加了垂直绿化,体现立体绿化的效果。

  • 第20题:

    填空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用地中,居住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属于()用地。

    正确答案: 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某城市规划中心为了重新规划本市的居民区,制定了一整套规划方案。由于居住区的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使用要求、卫生标准、安全程度等对住宅建筑及居住区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进行全面系统地统计,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环境做了充分准备。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一般可有()。
    A

    宅前小路

    B

    居住区级道路

    C

    居住大区级道路

    D

    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
    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3.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于排水
    4.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车行道一般通至住宅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间距不小于1.5m,与车行道不小于3m。
    6.尽端式路长不宜超过120m,尽头要便于回车
    7.车道为单车道时,每隔150m设车辆互让处
    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9.道路线型、断面与整体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布置有机结合
    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和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创造整体性的环境
    (2)创造多元性的空间
    (3)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
    (4)创造以建筑为主体的环境
    (5)创造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环境
    (6)景观小品是居住区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7)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为核心
    (8)利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完善绿地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