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采样;富集;分离
更多“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目的菌的筛选。”相关问题
  • 第1题: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和()三级培养过程。


    正确答案:母种;原种;栽培种

  • 第2题:

    划线法是进行微生物分离时常用的接种法,其目的和作用是()

    • A、让菌种在培养基上更好生长繁殖
    • B、将菌种复壮
    • C、分离单个纯菌落
    • D、将菌种进行筛选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联系实验教学举例说明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正确答案: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土样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产品的鉴定。以枯草芽胞杆菌的分离为例:
    带菌土壤的热处理:称取1g带菌土壤湿润后放入80℃烘箱处理30min。
    配制分离选择培养基,灭菌备用。
    稀释制备菌液:取5支灭菌带帽15ml离心管,各加入无菌水9ml备用;将热处理过的土壤放入无菌50ml烧杯中,加入无菌水50ml,搅拌后静置片刻,上层液体为微生物悬液,按下法稀释微生物悬液: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微生物悬液,混合均匀后再取1ml到第二支试管中混合,从第二支试管中再取1ml到第三支试管中,以此类推。
    配制斜面培养基,灭菌备用。
    涂布培养:取10-3、10-4、10-5、10-6稀释菌液各0.2ml,采用涂布和混合法形成8个平板,倒置后在37℃培养24-48小时,观察水解圈的形成,在无菌条件下将水解圈最大的菌落(水解圈/菌落最大者)转接种于斜面试管中在37℃培养。

  • 第4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一般可分为()()()()等四个步骤。营养缺陷型的选育过程一般可分()()()()()()六个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采集;增殖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诱变;中间培养;淘汰野生型;营养缺陷型检出;营养缺陷型鉴定;变异株的筛选

  • 第5题:

    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


    正确答案:采样

  • 第6题:

    自然界中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一般筛选程序如何?请举例说明如何得到理想菌种。


    正确答案: 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采集样品(提示样品来源重要)→(或样品适当温度加热处理)增菌培养→选择性平板分离筛选→纯化→初筛→复筛→得到目标菌株。
    要求能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表述清楚。

  • 第7题:

    简述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的步骤。


    正确答案: 采样、预处理、增值和富集培养、纯种分离(稀释、划线、组织分离)、性能测定(初筛、复筛)以上许多步骤均可引入选择压力,以提高筛选的效率。

  • 第8题:

    填空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一般可分为()()()()等四个步骤。营养缺陷型的选育过程一般可分()()()()()()六个步骤。

    正确答案: 样品采集,增殖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诱变,中间培养,淘汰野生型,营养缺陷型检出,营养缺陷型鉴定,变异株的筛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方法步骤有()、()、()、()、()。

    正确答案: 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菌种分离筛选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分离过程包括查阅资料、确定方案;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分离菌种: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联系实验教学举例说明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正确答案: 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土样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产品的鉴定。
    以枯草芽胞杆菌的分离为例:
    1.土壤的热处理:称取1g带菌土壤湿润后放入80℃烘箱处理30min。
    2.分离选择培养基,灭菌备用。
    3.制备菌液:取5支灭菌带帽15ml离心管,各加入无菌水9ml备用;将热处理过的土壤放入无菌50ml烧杯中,加入无菌水50ml,搅拌后静置片刻,上层液体为微生物悬液,按下法稀释微生物悬液: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微生物悬液,混合均匀后再取1ml到第二支试管中混合,从第二支试管中再取1ml到第三支试管中,以此类推。
    4.斜面培养基,灭菌备用。
    5.培养:取10-3、10-4、10-5、10-6稀释菌液各0.2ml,采用涂布和混合法形成8个平板,倒置后在37℃培养24-48小时,观察水解圈的形成,在无菌条件下将水解圈最大的菌落(水解圈/菌落最大者)转接种于斜面试管中在37℃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一般可分为()()()()等四个步骤。

    正确答案: 样品采集,增殖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酵母菌种分离筛选的基本操作?


    正确答案: 酵母菌种分离筛选常选择以下的操作过程:
    (1)底物和处理:即选择分离筛选的出发酵母菌种,可以从斜面保藏菌株、主发酵高泡液或沉淀酵母泥,在一定稀释度下进行单细胞培养。
    (2)单细胞分离:可用稀释平皿培养或单细胞培养法。
    (3)分离单细胞培养后,进行一系列酵母性能筛选,逐步淘汰优选出优良菌株。
    (4)EBC管发酵性能测定,一般应反复测定至6代以上,以了解选择菌株的稳定性

  • 第14题:

    发酵工业获得符合要求的菌种的途径主要有().

    • A、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 B、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
    • C、从生产过程中的已有菌种中筛选发生正突变的优良菌种
    • D、从土壤中获得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一般可分为()()()()等四个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采集;增殖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 第16题:

    简述菌种分离筛选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分离过程包括查阅资料、确定方案;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分离菌种: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 第17题: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方法步骤有()、()、()、()、()。


    正确答案: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纯培养;生产性能测定。

  • 第18题:

    简要说明青霉素产生菌高产突变菌种的筛选过程。


    正确答案: 以紫外线诱变复合前体动态处理的方法为例;
    1、紫外诱变:将出发菌株的单孢子悬液置于紫外灯下照射。
    2、前体动态处理:定量吸取孢子液,分别加入含有不同剂量的前体的种子培养基试管中,使每支试管的前体终浓度在0-4.8%之间,将上述试管置于25℃恒温箱中振荡培养18h左右。然后稀释分离在固体培养基上。
    3、前体抗性菌落检出:挑选出孢子相对丰富、组织比较致密的菌落进行斜面传代陪养,以备摇瓶筛选。
    4、摇瓶定向筛选低氧耗、低菌丝量的高产菌株。

  • 第19题:

    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分为()、()、()、目的菌的筛选步骤。


    正确答案:采样;富集;分离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青霉素产生菌高产突变菌种的筛选过程。

    正确答案: 以紫外线诱变复合前体动态处理的方法为例;
    1、紫外诱变:将出发菌株的单孢子悬液置于紫外灯下照射。
    2、前体动态处理:定量吸取孢子液,分别加入含有不同剂量的前体的种子培养基试管中,使每支试管的前体终浓度在0-4.8%之间,将上述试管置于25℃恒温箱中振荡培养18h左右。然后稀释分离在固体培养基上。
    3、前体抗性菌落检出:挑选出孢子相对丰富、组织比较致密的菌落进行斜面传代陪养,以备摇瓶筛选。
    4、摇瓶定向筛选低氧耗、低菌丝量的高产菌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

    正确答案: 采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发酵工业获得符合要求的菌种的途径主要有().
    A

    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B

    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

    C

    从生产过程中的已有菌种中筛选发生正突变的优良菌种

    D

    从土壤中获得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的步骤。

    正确答案: 采样、预处理、增值和富集培养、纯种分离(稀释、划线、组织分离)、性能测定(初筛、复筛)以上许多步骤均可引入选择压力,以提高筛选的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