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是()提出的治国主张。
第1题:
“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提出的治国思想。
孔子
略
第2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第3题:
《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的政治主张是()。
第4题:
孔子主张(),扩大了教育对象。
第5题:
孔子政治上强调(),以礼治国。
第6题: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第7题:
民本思想
王道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认识有限
第8题: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有教无类
第9题:
墨子
孔子
第10题: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第11题:
为政以德
以礼治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第12题: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以法治国奖励耕种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第13题:
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第14题:
道家学说的主要主张是()
第15题: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韩非却主张“唯法为治”。将二者揉为一体,奠定后世传统治国理念基础的是()
第16题:
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
第17题: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
第18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①“仁” ②“礼” ③“为政以德” ④“有教无类”
第19题: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为国以礼
以法治国
为政以德
第20题:
周公
孔子
墨子
孟子
第21题: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兴观群怨”
第22题:
为政以德
以礼治国
有教无类
事异则备变
第23题:
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举贤授能,广纳人才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