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唐律疏议》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体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律疏议序》中提到"(),刑罚为政教之用",体现了唐律中儒法合流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

  • 第2题:

    试述《唐律疏议》在律学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唐律疏议》把法典条文和律学疏议密切结合在一起,律条与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中疏议是对汉晋律学律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通过疏议对法典条文的阐发,使立法意图完整、清晰地体现出来。
    (1)自西汉中期以来,儒家“法令宽简”、“约法省刑”的法律思想取代了法家务求法网严密的思想。随着正统法律思想的变迁,法典编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逐渐趋于简化、条文越来越简省;至唐代,唐律仅有五百条。“疏议”在法典正条之外以较大的篇幅,阐发律意,弥补了法典条文简约的不足。
    (2)疏议把儒家区别亲疏嫡庶的伦理原则阐述得极为全面,补充了法典条文的不足。
    (3)疏议引用儒家经典系统地阐述了身份等级思想,为唐律依据身份来设定权利义务作出了学理解释。
    (4)疏议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为了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还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
    其二,通过以疏议注律,使得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一致。
    (1)唐代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不同的法律形式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调整方法上互有区别,但就其调整对象而言,不同形式的法律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有一些交叉和重复。疏议以律条为中心,就具体的法律关系,协调律、令、格、式之间的规定,建立起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
    (2)作为法典的律,在制定的时候总是力求简约,必然使得一些规定过于概括,不利于统一执行。疏议以大量的篇幅援引令、格、式,把律文中概括规定的问题具体化,增强了律条的可操作性,又使法律规范整体上有了统一标准。
    (3)唐律本身其各篇、各条之间也有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律文不能更改,只有通过疏议予以统一解释。
    其三,《唐律疏议》吸收了以往的注律方法,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方法。
    (1)疏议引用大量儒家道德训诫,以解释律条的立法宗旨。在某些情况下,律条并没有体现儒家精神,通过疏议的阐释,使得律文进一步儒家化。
    (2)《唐律疏议》沿用了汉代以来就开始流行的对法律术语的训诂解释,通过对字词含义的说明以及历史源流的考辨,准确把握法律术语的含义。
    (3)为了清楚地解释法律规范,疏议引用了一些典型的司法判例。这些司法判例或是律条没有直接规定的特殊法律关系,或是上级司法机关对疑难问题的处理决定,它们可以作为处理同类案件的参照。
    (4)疏议采用了问答式的解释方法。对于律条没有直接规定而实际生活中却时有发生的法律问题,疏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加以释意。
    (5)疏议在解释法律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口语花的解释语言是疏议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 第3题:

    唐律疏议》的产生,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 A、儒家化
    • B、法典化
    • C、世俗化
    • D、神圣化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

    • A、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 B、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 C、维护等级特权
    • D、一断以律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体现在《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

    • A、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 B、维护等级特权
    • C、刑无等级,一断于法
    • D、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 E、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自己的观点,不能雷同)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指唐初经几代统治者修纂完成的法典。它以《武德律》、《贞观律》为基础,永徽时又作《律疏》解释律文,后人合其为一体,称之为《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十分丰富,它总结了历代德刑体系的理论,完善了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把法律的功效和礼义道德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礼的精神完全溶化在法律条文中。礼法结合在《唐律疏议》中已达到了十分完备的程度,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法律化的完成。
    (2)封建纲常的法律化。《唐律疏议》的制定,以“三纲”为原则,“一准乎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法律条文及疏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礼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唐律疏议》把"三纲"法律化、制度化。凡是反对"三纲"的,均被认为触犯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列为"十恶"大罪,是刑罚打击的重点。
    (3)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唐律是一部等级特权法。它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不同法律地位。
    综上所述,唐律集历代礼法融合经验之大成,礼法融合已臻完善,因此,它成为宋、元、明、清各代法典的蓝本。唐代统治者在认识上把礼义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原则上完全统一起来。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唐律疏议》中的《律》是指《贞观律》

    B

    《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

    C

    《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D

    《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唐律疏议》的规定:“()为政教之本,()为政教之用”标志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

    正确答案: 德礼,刑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的产生,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A

    儒家化

    B

    法典化

    C

    世俗化

    D

    神圣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唐律疏议》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体现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的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礼法结合的思想。在《唐律疏议序》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法律的功效和礼仪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礼的精神完全融合在《唐律疏议》的律文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2)封建纲常的法律化。“一准乎礼”的唐律比汉律更全面和具体地体现了“三纲”的原则:
    ①“君为臣纲”置于三纲之首。对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违反“君为臣纲”的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并给以严厉惩罚;
    ②“父为子纲”在唐律中反映得最全面和具体,对构成不孝罪的种种行为严厉惩罚;
    ③“夫为妻纲”,维护夫权,歧视和压迫妇女,规定了“七出”,闻夫丧不举哀等犯罪行为。
    (3)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
    ①贵族官吏有罪无刑;
    ②将人民分为良贱,良贱适用不同的法律。
    《唐律疏议》是唐律的集大成者,体现了礼法的结合。其后的各朝立法均以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作为正统法律思想,成为以后各代立法的蓝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隶勉团蜓渔刃蒸形.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梅尺奋词依依职掠病巷状叙味毯叛,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骤轻焦警鼠重(聪荷璃来)
    A

    《大清律例》

    B

    《法经》

    C

    《晋律》

    D

    《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律疏议》的规定:“()为政教之本,()为政教之用”标志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
    德礼;刑罚

  • 第14题: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中的《律》是指《贞观律》
    • B、《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
    • C、《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 D、《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唐律疏议》中的()。

    • A、维护等级特权
    • B、刑无等级,一断于律
    • C、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 D、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正确答案:A,C,D

  • 第16题:

    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经过唐朝几代皇帝努力,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相当丰富,主要体现为礼法结合、维护“三纲”和等级特权等几个方面。
    一、“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礼法结合的思想
    唐代统治者在儒家思想原则的基础上,统一了礼仪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大大丰富了儒家礼法结合的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唐律疏议序》中说:“德礼政教为本,刑罚为政教为用”,正是唐代礼法结合思想的体现。法律的功效和礼以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了起来,礼的精神完全融化在了《唐律疏议》和律文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接近完成。
    二、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儒家所提倡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我国礼治上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制定封建法律的一个根本原则。“一准乎礼”的唐律比汉律更进一步全面而具体的体现了“三纲”的原则。“三纲”在唐律中具体体现为:
    (一)“君为臣纲”置于“三纲”之首,为了确保皇帝的权利及其人身的绝对安全,唐朝的法律作了严格的规定,凡违反“君为臣纲”的犯罪,都处以最严酷的刑罚。
    (二)“父为子纲”反映了儒家提倡孝道和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唐律“一准乎礼”,“父为子纲”在法律上反映得最全面、最具体。凡属违反“菩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
    (三)“夫为妻纲”在法律上体现为确认夫权的统治地位,在唐律中有许多维护夫权,歧视和压迫妇女的规定。
    三、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
    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它贯穿着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精神。其主要体现在:
    (一)贵族、官吏有罪无刑。
    贵族、官吏可以根据自己的阶品分别享有免受刑罚、免纳赋税、免服徭役以及世袭官爵等特权。唐律制定了议、清、减、赎、官、当等为贵族官吏减免刑罚处分的规定,使他们可以在犯罪后轻易地避免一些处罚,实际上是有罪无刑。
    (二)良贱异法。
    唐律将人民分为良和贱,贱民与良人在各方面的地位都不相等。
    由此可知,唐统治者自觉地维护等级特权,公开表明《唐律疏议》是一部封建特权者的法典。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准乎礼”。礼法结合的唐律吸收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法律原则,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部治国安邦的法典,因而成为以后各代法律的蓝本。唐以后的各代封建王朝,都以这种以礼入律、礼法结合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至此完成。但它明确规定皇亲国戚、贵族官吏及其亲属享有种种特权,充满着封建特权思想,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 第17题:

    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


    正确答案: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的官方地位便随之确立,同时以儒学为指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董仲舒新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
    1.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2.“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
    3.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
    4.“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

  • 第18题:

    多选题
    体现在《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
    A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B

    维护等级特权

    C

    刑无等级,一断于法

    D

    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E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经过唐朝几代皇帝努力,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相当丰富,主要体现为礼法结合、维护“三纲”和等级特权等几个方面。
    一、“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礼法结合的思想
    唐代统治者在儒家思想原则的基础上,统一了礼仪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大大丰富了儒家礼法结合的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唐律疏议序》中说:“德礼政教为本,刑罚为政教为用”,正是唐代礼法结合思想的体现。法律的功效和礼以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了起来,礼的精神完全融化在了《唐律疏议》和律文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接近完成。
    二、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儒家所提倡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我国礼治上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制定封建法律的一个根本原则。“一准乎礼”的唐律比汉律更进一步全面而具体的体现了“三纲”的原则。“三纲”在唐律中具体体现为:
    (一)“君为臣纲”置于“三纲”之首,为了确保皇帝的权利及其人身的绝对安全,唐朝的法律作了严格的规定,凡违反“君为臣纲”的犯罪,都处以最严酷的刑罚。
    (二)“父为子纲”反映了儒家提倡孝道和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唐律“一准乎礼”,“父为子纲”在法律上反映得最全面、最具体。凡属违反“菩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
    (三)“夫为妻纲”在法律上体现为确认夫权的统治地位,在唐律中有许多维护夫权,歧视和压迫妇女的规定。
    三、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
    唐律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它贯穿着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精神。其主要体现在:
    (一)贵族、官吏有罪无刑。
    贵族、官吏可以根据自己的阶品分别享有免受刑罚、免纳赋税、免服徭役以及世袭官爵等特权。唐律制定了议、清、减、赎、官、当等为贵族官吏减免刑罚处分的规定,使他们可以在犯罪后轻易地避免一些处罚,实际上是有罪无刑。
    (二)良贱异法。
    唐律将人民分为良和贱,贱民与良人在各方面的地位都不相等。
    由此可知,唐统治者自觉地维护等级特权,公开表明《唐律疏议》是一部封建特权者的法典。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准乎礼”。礼法结合的唐律吸收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法律原则,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部治国安邦的法典,因而成为以后各代法律的蓝本。唐以后的各代封建王朝,都以这种以礼入律、礼法结合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作为其指导思想。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至此完成。但它明确规定皇亲国戚、贵族官吏及其亲属享有种种特权,充满着封建特权思想,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
    A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B

    封建纲常的法律化

    C

    维护等级特权

    D

    一断以律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唐律疏议序》中提到"(),刑罚为政教之用",体现了唐律中儒法合流的思想。

    正确答案: 德礼为政教之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

    正确答案: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的官方地位便随之确立,同时以儒学为指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董仲舒新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框架
    1.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2.“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
    3.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
    4.“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唐律疏议》中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德主刑辅,以礼率律的思想。
    2.维护封建皇权的思想。
    3.等级特权思想。
    4.宗法伦理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