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两者并非都是“天理”的产物。
A对
B错
第2题:
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两者都是“天理”的()。
A工具
B目的
C概念
D产物
第3题:
在德礼、政刑的关系上,朱熹主张“()”。
德礼政刑
略
第4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5题:
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两者并非都是“天理”的产物。
第6题:
德礼政刑
第7题:
宋代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第8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9题:
政
礼
刑
德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A刑
B政
C义
D德
第14题:
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恤民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德礼为本,刑政为末
第15题:
无论“德礼”或“政刑”的(),统治者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俗”。
A运用
B使用
C方法
D手段
第16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17题:
《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
第18题:
下列反映“德主刑辅”的说法有()
第19题:
德、礼、政、刑,即()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
第20题:
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第21题:
文武张设
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刑,礼,道迭相为用
第22题:
刑
政
义
德
第23题: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第24题:
德治
教化
政令
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