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
第1题:
孟轲认为君主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实行仁政的关键,为此他提出()
A.“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B.“有治人,无治法”
C.“惟仁者宜在高位”
D.“君尊则国安,君卑则国危”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5题:
“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
第6题:
庄子在思想上主张()。
第7题:
“性善论”在管理上主张“施仁政”,强调人本位思想,提倡人治。
第8题:
惟仁者宜在高位
第9题:
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第10题:
孟子
荀子
孔子
庄子
第11题:
第12题:
孔子认为,仁者对好人坏人都以德相待
孔子认为,有时候厌恶别人的人称不上仁者
孔子认为,仁者就是老好人
孔子认为,仁者是有原则的
第13题:
“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孟子。()
第14题:
第15题:
古语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第16题:
韩非提出“法治”要求有()
第17题:
认为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重也。”的是()
第18题:
根据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第19题:
孟轲认为君主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实行仁政的关键,为此他提出()
第20题:
龚自珍提出的用人思想是()
第21题:
以法为本,唯法为治
一其宪令,布之于民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为万民兴除利害
第22题:
孟子
荀子
孔子
庄子
第23题:
为民制产
罪人不孥
暴君放伐
惟仁者宜在高位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