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兄弟五人,王自小即被张某收养,1992年王某16岁时,张某因病于5月死亡,留遗产lO万元人民币。6月王某的生父母因意外事故死亡,留遗产l万元人民币。王某要求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王某的四个哥哥不同意,认为已不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如要继承10万元也应共同分配。 问:此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题目

王某兄弟五人,王自小即被张某收养,1992年王某16岁时,张某因病于5月死亡,留遗产lO万元人民币。6月王某的生父母因意外事故死亡,留遗产l万元人民币。王某要求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王某的四个哥哥不同意,认为已不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如要继承10万元也应共同分配。 问:此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王某兄弟五人,王自小即被张某收养,1992年王某16岁时,张某”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承诺将电脑卖给王某,王某提出要签订书面合同,张某同意,王某起草完书面合同,王某和张某签字前,张某将电脑交付给王某,王某受领了电脑,张某认为没有必要再签订书面合同,遂未在书面合同上签字,后来王某拒绝向张某支付电脑价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张某只能要求王某返还不当得利
    B:张某有权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
    C:张某有权要求王某承担侵权责任
    D:张某有权要求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本题中虽然张某与王某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但是签字盖章前,张某已经履行主要义务,王某接受,因此合同成立并生效,王某拒绝支付价款,应向张某承担违约责任,所以B选项正确。当然,张某有权选择要求王某返还不当得利,或者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但不是只能要求王某返还不当得利,所以A选项不正确。张某按照与王某的约定将电脑交付给王某,王某并未侵权,所以C选项不正确。张某与王某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况且王某不支付价款是不履行合同义务,所以王某承担的不是缔约过失责任,所以D选项不正确。

  • 第2题:

    王某与张某签订销售50台电冰箱的合同,张某已经支付预付款。但当王某向张某交付时,张某以目前市场价格实在太低无从获利为由,拒绝受领,要求王某返还预付款。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王某可以提存这批电冰箱
    • B、提存费用应由王某承担
    • C、张某领取提存的电冰箱之时,王某对张某的债务消灭
    • D、王某可以拍卖电冰箱,而提存价款

    正确答案:B,C,D

  • 第3题:

    问答题
    王某兄弟五人,王自小即被张某收养,1992年王某16岁时,张某因病于5月死亡,留遗产10万元人民币。6月王某的生父母因意外事故死亡,留遗产1万元人民币。王某要求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王某的四个哥哥不同意,认为已不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如要继承10万元也应共同分配。 此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就是说,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即产生两个法律后果: 一是确立了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是消除了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据此,王某与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收养成立之日起已经消除,王某已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因而此案中,王某有权继承其养父张某的遗产10万元,但无权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当“本案罪犯或者是张某,或者是王某”这个判断为假时,必然为真的判断是()。
    A

    “本案罪犯是张某和王某:

    B

    “本案罪犯是张某,但不是王某”

    C

    “本案罪犯不是张某,而是王某”

    D

    “本案罪犯既不是张某,也不是王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当“本案罪犯或者是张某,或者是王某”这个判断为假时,必然为真的判断是()。

    • A、“本案罪犯是张某和王某:
    • B、“本案罪犯是张某,但不是王某”
    • C、“本案罪犯不是张某,而是王某”
    • D、“本案罪犯既不是张某,也不是王某”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张某继承商铺1间,商铺土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经批准,张某将商铺转让给王某,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由()缴纳。

    • A、张某
    • B、王某
    • C、张某与王某共同
    • D、张某与王某协商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张某与王某通过电子邮件订立合同,张某向王某发出要约,此项要约发生效力的时间为( )。
    A

    张某发出电子邮件时

    B

    邮件进入王某指定的电子信箱时

    C

    王某知道自己已经收到该邮件时

    D

    王某了解该要约的内容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张某1岁时被王某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张某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00年,王某、张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张某是否可适当分得生父母的财产?

    正确答案: 可以。
    养子女是指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为收养人所收养的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以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形成了一种拟制血亲关系,他们之间形成生父母子女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被收养人与生父母之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解除。
    我国《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得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