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职权的来源,可把行政人分为()
第1题:
根据行政职权的来源,可把行政人分为()
A.外部行政人和内部行政人
B.主权行政人和外权行政人
C.职权行政人和授权行政人
D.个人行政人和组织行政人
第2题:
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
第3题:
按行政隶属关系对相对人进行管理的行政主体是()
第4题:
行政机关应当公正行使行政职权,平等对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5题:
依据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权的范围,行政主体可划分为()
第6题:
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第7题: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应当由()签 名或者盖章
第8题:
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启动行政程序后,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受移送的行政机关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可以再行移送。
第9题:
在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内部行政主体
外部行政主体
职权行政主体
授权行政主体
第11题:
授权性行政主权
内部行政主体
职权性行政主体
外部行政主体
第12题:
外部行政人和内部行政人
主权行政人和外权行政人
职权行政人和授权行政人
个人行政人和组织行政人
第13题:
行政诉讼目的( )
A、解决行政争议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C、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D、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第14题:
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
A.授权性行政主体
B.内部行政主体。
C.职权性行政主体
D.外部行政主体
第15题:
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现场笔录由()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
第16题:
根据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权的范围,行政主体被划分为()。
第17题:
依行政职权的来源为标准,可把行政行为划分为()。
第18题:
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
第19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为赔偿义务机关。
第20题:
关于行政复议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1题:
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之前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作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提出行政复议的,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22题:
外部和内部行政主体
中央和地方行政主体
职权性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地域性和公务性行政主体
第23题:
外部行政主体与内部行政主体
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
单独行政主体与共同行政主体
本行政主体与排除行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