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念是人们把道德认识变为自己的(),坚信它的正确性并在实践它时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审美情感是()
A不要求立即付诸行动,而只是采取观赏的态度
B要求立即化为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现实行动
C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D对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的情绪态度
第4题:
纪律、道德是人们的行动规范。
第5题:
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前提是(),它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
第6题:
道德信念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7题:
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反映的是()
第8题:
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小班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第9题:
不要求立即付诸行动,而只是采取观赏的态度
要求立即化为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现实行动
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对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的情绪态度
第10题:
行动纪律
行动原则
行动标准
行动准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道德情感
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
道德行动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观念。
A对
B错
第16题:
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观念。
第17题:
原则,就是人们活动的根本准则;规范,就是人们言论、行动的标准。
第18题:
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第19题:
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这反映的是()
第20题:
某教师坚信自己对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将其看作自己行动的指南。这说明该教师所处的角色形成阶段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经济效益
利益
行动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