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次或分批裁减人员是用人单位以裁员模式规避《劳动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国有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决定申请破产重整,对企业实施拯救。其拯救措施之一是进行裁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依照劳动法规定,企业在重整期间需要裁减人员时,应采取的程序是:( )查看材料

    A.应当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B.应当召集职工代表大会,对裁员方案进行表决
    C.裁员方案应当公布,并允许被裁减人员提出异议
    D.裁员方案实施前,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答案:A,D
    解析:
    考查经济性裁员的法律后果和程序。 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41条。

  • 第2题:

    共用题干

    依照劳动法规定,企业在重整期间需要裁减人员时,应采取的程序是、
    A、应当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B、应当召集职工代表大会,对裁员方案进行表决
    C、裁员方案应当公布,并允许被裁减人员提出异议
    D、裁员方案实施前,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答案:A,D
    解析:
    关于A,军人的配偶在离婚方面所承担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存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关于B,认为现役军人与其配偶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一致的,也是不正确的。关于D,法律规则的要素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该条文没有具体规定法律后果,故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关于C,现役军人的配偶的义务只是对军人而言的,因此它只是一种相对义务,不是绝对义务。因此C正确。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治安状况不同,对于盗窃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这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故C正确。关于A,这一标准不同的前提是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它同样也体现了法的普遍性的特征。由于有这一前提,同时并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这并非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违反,而是体现了这一原则,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平等。故B也不正确。D与本题无关。


    根据《宪法》第67条第(四)项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四)解释法律;”《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保障措施条例》第2条规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以下除特别指明外,统称损害)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保障措施。”第3条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申请人),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故D项正确。


    依法提请免除检察官职务的情形。《检察官法》第14条规定:“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职务:(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调出本检察院的;(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职务的;(四)经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五)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六)退休的;(七)辞职或者被辞退的;(八)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因此,A、B、C、D四种情况都应依法提请免除其职务。


    《劳动法》第27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因此,正确答案应为A、D。本题亦可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1条。


    《劳动法》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故A是正确的。另外,为保证社会稳定,应制定职工安置预案,予以妥善安置,故B也是正确的。根据《劳动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故C也是正确的。


    《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B、C、D都是不能解除劳动关系被裁减的人员。本题亦可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2条。


    《劳动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因此A、B、C都是正确的。

  • 第3题: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主要有( ) 。

    A 、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B 、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C 、 用人单位产品结构调整期间
    D 、 用人单位外迁期间
    E 、 用人单位产品滞销期间

    答案:A,B
    解析: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包括: ①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的; ②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当这些条件出现时, 裁减人员, 应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并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第4题: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其下列行为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A.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B.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C.用人单位依法规定裁员后,在6个月内又录用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D.用人单位只能同意被裁减的人员参加社会录用竞争

    答案: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134页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人员。

  • 第5题:

    《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部分用人单位选用了规避模式中的裁员模式,将大量员工分流到劳动派遣公司,从而规避法律生效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劳动法颁布前部分公司要求部分老员工以个人名义辞职是以()方式规避《劳动法》。

    • A、裁员模式
    • B、劝辞模式
    • C、逆向派遣模式
    • D、“玻璃小鞋”隐蔽裁员模式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的裁减人员方案应向()报告。

    • A、劳动行政部门
    • B、社会保障部门
    • C、人力资源部门
    • D、工会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经济性裁员仅限于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两种情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根据法律进行裁员。在()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A

    1

    B

    3

    C

    6

    D

    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故C为正确选项。

  • 第10题:

    填空题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实行()裁员。

    正确答案: 经济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部分用人单位选用了规避模式中的裁员模式,将大量员工分流到劳动派遣公司,从而规避法律生效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一次或分批裁减人员是用人单位以裁员模式规避《劳动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关于公司裁减人员的方案,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应当在裁减人员前15日向工会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B.甲公司应当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后,再裁减人员

    C.甲公司裁员人数未达到职工总人数的10%,可以随时实施裁员

    D.甲公司裁减人员方案应当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方能实施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应当在裁减人员前30日向工会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人员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 第14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根据法律进行裁员,在( )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A、1
    B、3
    C、6
    D、12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用人单位在6个月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参见教材P145。

  • 第15题: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主要有(  )。

    A.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B.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C.用人单位产品结构调整期间
    D.用人单位外迁期间
    E.用人单位产品滞销期间

    答案:A,B
    解析: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包括:①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的;②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当这些条件出现时,裁减人员,应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并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第16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根据法律进行裁员。在 ( ) 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A. 1
    B. 3
    C. 6
    D. 12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实行()裁员。


    正确答案:经济性

  • 第18题: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50日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国有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决定申请破产重整,对企业实施拯救。其拯救措施之一是进行裁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依照劳动法规定,企业在重整期间需要裁减人员时,应采取的程序是:()

    • A、应当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 B、应当召集职工代表大会,对裁员方案进行表决
    • C、裁员方案应当公布,并允许被裁减人员提出异议
    • D、裁员方案实施前,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规模裁员方案主要包括()等内容。

    • A、分析裁员的可行性
    • B、列出被裁减人员名单
    • C、明确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
    • D、提出裁减人员的补偿办法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判断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经济性裁员仅限于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两种情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劳动法颁布前部分公司要求部分老员工以个人名义辞职是以()方式规避《劳动法》。
    A

    裁员模式

    B

    劝辞模式

    C

    逆向派遣模式

    D

    “玻璃小鞋”隐蔽裁员模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的裁减人员方案应向()报告。
    A

    劳动行政部门

    B

    社会保障部门

    C

    人力资源部门

    D

    工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50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