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存天理,灭人欲”理解正确的是()。
第1题: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要消灭人的正常欲望。
第2题:
道家节制欲望的意思是要()?
第3题:
叔本华赞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第4题: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所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第5题:
如何正确认识朱子之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第6题:
存天理,灭人欲
第7题:
王夫之认为“天理”就在“人欲”之中,因此欲望必然是合理的。
第8题: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人的欲望对于成圣成贤是有害的,要灭除人的欲望,以与天理相合
对人的欲望持完全否定态度
天理常为人欲所遮蔽,要通过自律修身,断除一切欲望,使天理复明
肯定人的合理欲望,主张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以使天理复明
第12题:
完全肯定欲望的价值
否定欲望的价值
否定欲望的存在
没有否定欲望的价值
第13题:
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论。
第14题: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念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在哪里?
第15题:
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有前提的。他认为吃饭穿衣是天理,但要吃好穿好是人欲。对于妇女守节,他为官之时从未大力提倡过,甚至认为特殊情况下妇女改嫁“似不可拘于大义”。这说明朱熹()
第16题: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第17题: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第18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天人感应”理论。()
第19题: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人对()。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孔子
孟子
二程
朱熹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