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资金,选择了优先发展轻工业道路。
第1题:
新中国初期为何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1)对国际因素和国家安全与统一问题的考虑;
朝鲜战争爆发,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而国防工业的发展又是以重工业为依托的;
(2)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示范效应;
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重工业不发达制约其他产业发展;
重工业生产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当时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难以承担此重任;
(4)政府主导下的国营经济,特别是生产资料企业,具有内部循环的特性,可以实现内部化的增长;
工业投资扩张,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加速扩张,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第2题: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
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第3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重工业道路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第5题:
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产业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战线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和()原有的()和体制。
第7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8.69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倍,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7圈多。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事后证明这个初衷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是符合经济学基本逻辑的,因为重工业是我国当时的比较优势
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在大历史观下看,是正确的选择
重工业名存实亡,这是大国所不能允许的
第13题:
第14题:
1925年苏共十四大会议确定了()经济方针。
第15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的职能侧重于()。
第16题:
关于新中国之初选择发展重工业道路的评价,说法正确的包括()
第17题:
新中国之初,为了筹集资金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具体内容是()。
第19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第20题:
重工业是对资金需求比较低的行业,所以选择了优先选择重工业道路
为了恢复国民经济,选择了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轻工业对资金要求比较低,所以选择了优先发展轻工业
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第21题:
重工业是我国当时的比较优势
国防需要
大国需要装备制造业,而新中国的重工业名存实亡
重工业比轻工业发展容易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优先发展轻工业
优先发展内地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