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对《易》的评价。
第1题:
A.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庄子是知其不可而不为
B.孔子做的是入世的事业,庄子则倡导出世的精神
C.孔子是春秋末期人,庄子是战国中期人
D.孔子在世时不得志,庄子生前就是社会主流人士
第2题:
郎吉弩斯是如何认识影响天才获高尚人格形成的原因?
郎吉努斯提出了培养伟大人格的两种方式。其一,诗人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其二诗人从古典作品中也可以汲取伟大的精神。他所论述的崇高风格的五个基本源泉的共同基础是天赋,论崇高自始至终可以看成是对真正天才的颂歌。天才也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通过努力陶冶性情,使之达到高远的意境,孕育出高尚的美感。他所总结的崇高的五个源泉既可看做是天才的特征,又可看做是天才的培养途径。他深刻地揭示了自由对天才的可贵,冷漠对天才的败坏,以及技艺对天才必要的磨砺。
略
第3题:
()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4题:
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是()
第5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解释“凶”。
第6题:
下列句子中的“凶”,表示“饥荒”的是()。
第7题:
《毛诗笺》的作者是()。
第8题:
孔子
庄子
许慎
孔颖达
第9题:
第10题: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第11题:
毛亨
许慎
郑玄
孔颖达
第12题:
作凶事,为凶人
三谷不收谓之凶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此孰吉孰凶
第13题:
第14题:
“韦编三绝”是()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第15题:
“竭智尽忠以事其君”、“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分别涉及哪些先贤?()
第16题:
南宋朱熹认为“自吉而趋凶”与“自凶而趋吉”是对以下哪两字的理解()
第17题:
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第18题: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第19题:
持票人因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对其前手行使追索权时,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有()。
第20题:
吝、厉
凶、吉
吝、悔
吝、善
第21题: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第22题:
第23题:
吉、嘉、宾、军、荒
吉、嘉、射、军、凶
吉、冠、宾、军、凶
吉、嘉、宾、军、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