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把“先验自我视为”构成知识的界限,而“超验理念”构成知识的条件。
第1题:
现代()是在康德”超验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发展。
第2题:
关于康德哲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3题:
按照认识的特点,把知识区分为记忆的知识、想象的知识、理性的知识。这是()提出的。
第4题:
康德强调知识是由()构成的。
第5题:
下列主张属于先验论的有()。
第6题:
元认知
CASVE循环
自我知识
他人知识
第7题:
培根
笛卡尔
康德
第8题:
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是对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
知性不具有逻辑功能、认识功能
经验是范畴的先天条件,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
时间是沟通感性与知性的“翻译器”
知性为自然立法
第9题:
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
知识学
人文哲学
第10题:
康德
洛克
哥白尼
卢梭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先验知识是构成经验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14题:
胜任力结构模型中,冰山模型的胜任力构成顺序由上到下正确的是()
第15题:
决策金字塔的构成中不包括()
第16题:
先验和超验这对概念是谁提出的?()
第17题: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第18题:
理性
判断
经验
直觉
第19题:
在知识问题上,康德关心的是知识和知识对象的先验条件。
在伦理问题上,探讨的是道德准则的先验性
在审美判断上,强调了美感的先验性。
在判断力批判上,建立了近代最完善的先验美学体系。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康德哲学确立的经验知识基础是知性形式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确立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的先验哲学不是基础主义
康德哲学确立的经验知识基础是逻辑推断
第22题:
知识、技能、动机、特质、自我概念
技能、知识、动机、自我概念、特质
技能、知识、自我概念、特质、动机
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技能
第23题:
物质、能量、知识
信息、物质、能量
财富、能量、知识
精神、物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