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操作只需要要做1个循环后就可以判断是否复苏成功。

题目

心肺复苏术操作只需要要做1个循环后就可以判断是否复苏成功。


相似考题
更多“心肺复苏术操作只需要要做1个循环后就可以判断是否复苏成功。”相关问题
  • 第1题:

    心肺复苏成功后,从溺水者的心脏向躯干、四肢方向擦遍全身,增加血液循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请演示心肺复苏术中开放气道的操作。


    参考答案:1.使患者平卧于硬板或平地上,解开患者衣领及紧身内衣等。2.迅速清除患者口鼻内的污泥、杂草、痰、呕吐物等异物,患者如有活动的义齿(假牙),应将其摘除,使呼吸道通畅。3.用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或双下颌上提法,打开气道。4.成人头部后仰程度为患者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5.开放气道,利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有无呼吸。

  • 第3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 )、出现自主呼吸五方面综合考虑。

    A.瞳孔 B.面色(口唇) C.颈动脉搏动 D.神志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小儿心肺复苏成功后的护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须有专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神志,呼吸,面色等,详细做好各种记录。
    ⑵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充分的氧气,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⑶每日测量体重,保持体重稳定。
    ⑷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输液量应维持出入量略呈负平衡。
    ⑸严格无菌技术,防止继发感染。

  • 第5题: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连续()次循环后,判断复苏是否效。


    正确答案:30:2;5次

  • 第6题:

    心脏和呼吸停止后,越早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获救的概率越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怎样实施心肺复苏术?


    正确答案: 心肺复苏术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进行抢救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心肺复苏分为初期抢救和后期抢救。初期抢救是心肺急救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是抢救的第一步,亦是重要的一步,必须是迅速、就地进行。后期抢救应由义务人员完成,因此本文只介绍心肺复苏的初期抢救方法。心肺复苏包括呼吸复苏(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心脏按压),因二者必须是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因此统称为心肺复苏术。
    1.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将病人仰卧置于硬板上或地上,取去枕头,然后按以下两步骤进行。
    (1)通畅气道: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其舌头向后垂赘,导致呼吸气道阻塞,用以下两种方法均可使后赘的舌根自然向前,从而使气道开放通畅。
    ①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跪在病人头部一侧,一手先托住其颈部,另一手置于其前额,加压前额使头后仰。
    ②仰头举颈法。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不用拇指)置于病人下颌,如图举起下颌。
    (2)人工吹气:抢救者用放在前额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逸。然后深深吸一口气,迅速用嘴唇紧紧包贴住病人嘴巴。以此反复有节律进行。一般每分钟吹16次左右或每5秒一次。
    2.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者采用双手交叉重叠压迫法,居下的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肘关节伸直,手臂、双肩垂直于胸壁,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力,快速、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3cm~5cm,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使胸骨复原,然后再次向下按压。注意:无论按压或放松,手掌根均不能离开胸壁。每分钟按压次数为60次~80次,同时与人工呼吸配。如为双人抢救,一人作人工呼吸,另一人做心脏按压,心脏按压4次~5次,作人工呼吸1次。如为单人抢救,要在每按15次之后,作快速足量的吹气2次。

  • 第8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出现自主呼吸几方面综合考虑。

    • A、瞳孔
    • B、面色(口唇)
    • C、颈动脉搏动
    • D、神志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问答题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患者,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患者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一般要去枕平卧,将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患者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患者。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方法:(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翼下端;(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4)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出;(6)吹气频率12~20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7)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每次800~1200ml,绝对不能超过每次1200ml,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传统惯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3:2为恰当,按压与呼的比例同上述。(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s,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心脏和呼吸停止后,越早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获救的概率越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怎样实施心肺复苏术?

    正确答案: 心肺复苏术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进行抢救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心肺复苏分为初期抢救和后期抢救。初期抢救是心肺急救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是抢救的第一步,亦是重要的一步,必须是迅速、就地进行。后期抢救应由义务人员完成,因此本文只介绍心肺复苏的初期抢救方法。心肺复苏包括呼吸复苏(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心脏按压),因二者必须是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因此统称为心肺复苏术。
    1.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将病人仰卧置于硬板上或地上,取去枕头,然后按以下两步骤进行。
    (1)通畅气道: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其舌头向后垂赘,导致呼吸气道阻塞,用以下两种方法均可使后赘的舌根自然向前,从而使气道开放通畅。
    ①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跪在病人头部一侧,一手先托住其颈部,另一手置于其前额,加压前额使头后仰。
    ②仰头举颈法。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不用拇指)置于病人下颌,如图举起下颌。
    (2)人工吹气:抢救者用放在前额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逸。然后深深吸一口气,迅速用嘴唇紧紧包贴住病人嘴巴。以此反复有节律进行。一般每分钟吹16次左右或每5秒一次。
    2.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者采用双手交叉重叠压迫法,居下的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肘关节伸直,手臂、双肩垂直于胸壁,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力,快速、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使胸骨下陷3cm~5cm,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使胸骨复原,然后再次向下按压。注意:无论按压或放松,手掌根均不能离开胸壁。每分钟按压次数为60次~80次,同时与人工呼吸配。如为双人抢救,一人作人工呼吸,另一人做心脏按压,心脏按压4次~5次,作人工呼吸1次。如为单人抢救,要在每按15次之后,作快速足量的吹气2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是()
    A

    脑复苏

    B

    心复苏

    C

    肺复苏

    D

    肾复苏

    E

    心肺复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是( )

    A、脑复苏

    B、心复苏

    C、肺复苏

    D、肾复苏

    E、心肺复苏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答案:
    解析: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 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患者,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患者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 一般要去枕平卧,将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患者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患者。
    3.畅通呼吸道 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翼下端;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出;
    (6)吹气频率12~20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7)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每次800~1 200ml,绝对不能超过每次1 200ml,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传统惯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3:2为恰当,按压与呼的比例同上述。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
    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s,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 第15题:

    中暑的人不需要做心肺复苏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出现自主呼吸几方面综合考虑。

    • A、瞳孔
    • B、面色(口唇)
    • C、颈动脉搏动
    • D、神志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人员操作累了中间可以休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患者,男,15岁。因患心肌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 请试述:徒手心肺复功成功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 ①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在复苏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②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
    ③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
    ④散大的瞳孔缩小。
    ⑤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
    ⑥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⑦有尿。
    ⑧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 第19题:

    ()为复苏的首要环节。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判断意识、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紧急止血、保护脊柱。


    正确答案:气道开放

  • 第20题:

    判断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只需要要做1个循环后就可以判断是否复苏成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心肺复苏术操作人员操作累了中间可以休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患者,男,15岁。因患心肌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 请试述:徒手心肺复功成功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 ①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在复苏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②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
    ③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
    ④散大的瞳孔缩小。
    ⑤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
    ⑥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⑦有尿。
    ⑧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中暑的人不需要做心肺复苏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