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文和曼德勒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80—15—5”的原则。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15%的学生会间歇性地违反纪律,教师要尽可能限制他们的不良行为B、5%的学生从不违反纪律,教师无需关注他们C、80%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教师要保护和支持他们的求知欲D、5%的学生总是违反纪律,但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而不管

题目

苛文和曼德勒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80—15—5”的原则。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15%的学生会间歇性地违反纪律,教师要尽可能限制他们的不良行为
  • B、5%的学生从不违反纪律,教师无需关注他们
  • C、80%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教师要保护和支持他们的求知欲
  • D、5%的学生总是违反纪律,但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而不管

相似考题
更多“苛文和曼德勒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80—15—5”的原则。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15%的学生会间歇性地违反纪律,教师要尽可能限制他们的不良行为B、5%的学生从不违反纪律,教师无需关注他们C、80%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教师要保护和支持他们的求知欲D、5%的学生总是违反纪律,但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而不管”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年级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 )


    答案:对
    解析:

  • 第2题: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上述案例中,该教师存在的问题有( )

    A.没有因材施教
    B.缺乏自我反思
    C.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解错误
    D.学生做练习时教师没有指导

    答案:A,B,C
    解析:
    该教师课堂内容讲了三遍,二年级二班的学生仍然不会,说明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A项正确: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该教师并没有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将原因归于学生,说明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我反思,B项正确;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面对“讲了三遍仍然不会”的学习效果,该教师认为自己“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然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解有误,C项正确。

  • 第3题: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 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担负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

  • 第4题: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答案:对
    解析:

  • 第5题:

    有研究表明,课堂中存在“80—15—5”现象,其中“15”指的是15%的学生偶尔违反纪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学生需要感到安全,尤其是情感上的安全。这意味着()

    • A、学生信任教师是为他们着想的
    • B、教师在课堂上偶尔使用粗鲁的语言也是可以的
    • C、教师要给学生在成绩及其它竞争方面施加较大的压力
    • D、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处同时,还不能缺少对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实施关禁闭的处罚,这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 B、平等权
    • C、人生自由权
    • D、名誉权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加以解释。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给予惩罚
    • D、消迟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多选题
    苛文和曼德勒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面对“80—15—5”的原则。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15%的学生会间歇性地违反纪律,教师要尽可能限制他们的不良行为

    B

    5%的学生从不违反纪律,教师无需关注他们

    C

    80%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教师要保护和支持他们的求知欲

    D

    5%的学生总是违反纪律,但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而不管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教师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实施关禁闭的处罚,这侵犯了学生的()
    A

    受教育权

    B

    平等权

    C

    人生自由权

    D

    名誉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有研究表明,课堂中存在“80—15—5”现象,其中“15”指的是15%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抱怨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强化物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故正确答案为A。

  • 第13题:

    某男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任教。他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整天关心的是如何上好课、准备教学材料,一味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不喜欢他、害怕他。渐渐地,这位教师也发现了异常,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越来越不积极,他与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少,与学生的交流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后来在校长的帮助下,这位男教师认识到自己的疏忽。课间他会走到学生间与他们交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渐渐地,他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良好互动并上好课了。
    根据上述材料的启示,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做法( )

    A.教师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信任,在相互沟通的同时理解对方
    C.学生要维护老师的声望和面子,对教师的缺点和错误应大而化小.小而化了
    D.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答案:A,B,D
    解析:
    对教师的缺点和错误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的做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教师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有时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

  • 第14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能有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求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无条件的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于这些规则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最后,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摘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2期,有改动)
    (1)你认为好的课堂规则应当如何制定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答案:
    解析:
    (1)课堂规则的制定应该符合满足以下原则要求:?①课堂规则应当明确、合理、必要和可行;
    ②课堂规则应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讨论,共同制定;
    ③课堂规则应少而精,内容表述以正而引导为主;④课堂规则应及早制定;
    (2)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协调好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学生对教师的期望班级的规模和班级的性质等诸多因素会直接影啊教师课堂管理的效果协调好各种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是影响课堂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积极发挥课堂中群体的影响。教师应当适当利用课堂中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相互影响,共同制定群体规范,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③做好课堂纪律的有效监控。教师应当结合课堂纪律的不同成因,有效的做好课堂纪律的有效监控,适当发挥教师、任务、集体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合理组织教学;④巧妙应对课堂问题行为。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教师应发挥教育机智,善于采用言语和非言语性的手段,适当进行暗示,合理运用惩罚,避免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再次发生。

  • 第15题:

    下列关于小学生教育具体任务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教师无需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姿势
    B.教师暂时无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C.要培养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D.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可以等他们长大后在培养。

    答案:C
    解析:
    小学生的教育包括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学习的正确姿势属于智育的内容: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属于德育的内容。

  • 第16题:

    有研究表明,课堂中存在“80—15—5”现象,其中“15”指的是15%的学生很少违反纪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抱怨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给予惩罚
    • D、消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正确答案:定型的期望

  • 第19题:

    惩罚没有一定的界线,教师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随意惩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单选题
    以下()现象说明教师是依法执教的
    A

    有偿家教

    B

    学生违反纪律告知家长

    C

    殴打违反纪律的学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加以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惩罚没有一定的界线,教师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随意惩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有研究表明,课堂中存在“80—15—5”现象,其中“15”指的是15%的学生偶尔违反纪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