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中庸,意即()
第1题:
第2题:
下列不主张载道说的是()
A孔子
B韩愈
C柳宗元
D苏轼
第3题:
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理,下面描述不恰当的是:()
第4题: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始意义是说礼制要遍及庶人,刑罚不优待大夫。
第5题:
将MSU上的左ADIRU电门置于OFF位时,将使().
第6题: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的“中庸”的意思是()。
第7题:
()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第8题: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
第9题:
孔子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第10题:
孔子
韩愈
柳宗元
陆机
第11题:
中庸
礼让
谦逊
礼制
第12题:
中庸:就是中规中矩的道理,或者“中庸”就是调和、折中的意思。
中庸:就是关于做事做人的一般常理,或者“中庸”就是不左不右的意思。
中庸:就是关于心理平衡地做事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中正、中行的意思。
中庸: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第13题:
第14题:
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
A孔子
B韩愈
C柳宗元
D陆机
第15题:
四种教养风格中最有效的一种中庸强调(),不走极端,不唱高调。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第16题:
孔子的孝道指的是()。
第17题:
我国不主张夫妻(),也不主张夫妻(),而是主张()。
第18题:
成熟的软质面包成品软硬适中,()。
第19题:
孔子据以主张“父子相隐”的周礼原则是()
第20题: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孔子()
第21题:
谨守礼制
不偏不倚
不左不右
不激不随
恰当适中
第22题:
随和
适中
简单
融合
第23题:
左 右 内 外
左 右 外 内
右 左 内 外
右 左 外 内